柏仙多格危機推倒紡織業“多米諾” 區域性陣痛將不可避免
由廣東中山沙溪鎮服裝龍頭企業柏仙多格制衣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仙多格)人去樓空、貨物人間蒸發而引起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發酵——近200家分散在全國各地的供貨商、代工企業深受其累,八成或因此破產倒閉。業內人士指出,下游企業的倒閉還將危及更下游,紡織服裝行業的區域性陣痛將不可避免。
《中國企業報》記者獲悉,從2011年至2014年1月19日,柏仙多格拖欠供應商總金額超過兩億元。包括東莞龍翔紡織有限公司,意達、新麗、新彩豐、雄藝、彤輝、溢盛紡織品貿易有限公司等193家企業,其中拖欠1000萬元以上有4家企業、500萬元以上有4家企業、200萬元以上有22家企業、100萬元以上有18家企業、100萬元以下有19家企業、50萬元以下有126家企業。此數據來源于柏仙多格于2014年4月8日召開的供應商會議。
數億元資產被疑蒸發
有著18年品牌歷史的柏仙多格于5月4日貼出公告:因公司經營困難,2013年12月份開始,生產車間某些工序處于半停工狀態。時至2014年4月1日,生產車間所有工序均已停工待業至今。公司決定,自2014年5月4日起,生產車間所有業務正式結業。
6月初,在中山市沙溪鎮工業園區的柏仙多格辦公樓前,“FEEL100%柏仙多格”時尚女裝代言人戚薇的巨幅照片仍擺放在顯眼位置。但此時公司已大門緊鎖,保安說:里面沒人了,不知道老板去哪了。
在門口的公告欄中,柏仙多格停產公告已經被撕下一角。而公告欄中更顯眼的,除了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沙溪分局關于勞動仲裁的公告,就是廣東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2月14日的(2014)中一法執字第2272-1號執行裁定書。裁定書顯示:這一涉案金額10445869.22元的民事案件,查封、扣押了柏仙多格相應價值的財產,查封小車4輛。
“其實他們現在就剩這4輛舊車了。”剛開完庭又趕來討債的廣州涵之花服飾有限公司經理說,柏仙多格此前已經把價值超億元的房產、土地以4100萬元低價賣掉了,其中2800萬元用于償還此前工商銀行的貸款,剩下的1300萬元中,法人拿走了900萬元,法人的哥哥拿走了400萬元。
不過,由于無法聯系上相關人員,《中國企業報》記者對此消息未能求證。
2億元欠款或成死賬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一直試圖聯系柏仙多格的法人鄭世能及董事長鄭杏同父子,但二人手機處無人接聽或關機狀態。
“我后悔當初相信了他們。”債權企業企宏公司(化名)授權代理人張先生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他們公司是生產功能性面料的企業,當初正是看到柏仙多格公司曾兩次獲得“中山十大休閑服裝品牌”、“重合同守信用企業”、“中山市先進民營企業”等榮譽稱號,也看到了企業所擁有的辦公樓、廠房、土地等實力,才與其簽訂了供貨合同。第一次合作很順利結算,之后,他們又繼續接單。到2013年下半年時,結算出了問題,但經過協商,柏仙多格又給企宏公司結算了一部分貨款。
張先生說,在一次供應商會議上,沙溪鎮副鎮長梁冬曉參會并表示,由于市場不景氣等原因影響了資金周轉,但當時還有出廠價1.7億元貨物在公司庫房存放,希望能給柏仙多格一些時間,同時準備由深圳同創偉業接管公司,政府也會支持盤活柏仙多格。此舉被供應商理解為政府部門的表態,而他們以后還要做生意,所以,企宏公司又繼續接了一個訂單。直到2013年年底,前兩筆訂單一直無法結算,柏仙多格又下了一個價值500萬元的訂單,企宏公司這一次堅決沒接。
中山萬瑞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志龍告訴記者,由于拖欠的貨款把公司的現金流截斷,他們公司下個月就無法給工人發工資了。因此,勞動仲裁部門已經強令其公司必須破產清算。
萬瑞公司是貼牌加工企業,2011年以前年銷售額在2000—3000萬元,公司約有50人左右,近年來,已縮減到30人左右。“可惜我們的廠房和設備可能都要低價拍賣了,4.5折有人愿意接管。”此時,他的電話響起,他在電話中不停向對方解釋,他們正在努力討債,若有了錢,絕對不會拖欠貨款。掛斷電話,他攤了攤手:“我們的供應商也聽說這事了,怕我跑路。我不會像柏仙多格一樣的。”
據譚志龍介紹,近年來紡織服裝行業由于國外訂單驟減、國內產能過剩,加上原材料、人工成本上升、稅收監管更嚴等原因,競爭更加激烈。而按行規,一直是依靠信用進行交易。
按照規律,服裝行業投資時間有淡旺季之分,每年的3—5月是投資期,這個時期,企業虧損也要接活兒,因為要解決員工工資,6—10月是旺季,正常毛利也才達到10%左右。收款最快也要到7月中旬,目前銀行銀根收緊,整個行業資金都面臨壓力。
“像我們貼牌加工企業,只給我們2—3成定金,我們企業變相成了銀行。也因此,上游騙下游、下游再騙下游,資金鏈一旦出問題,大家會一起死掉。”譚志龍表示。
政府拒絕回應
一份由沙溪鎮政府黨委宣傳辦提供的資料顯示,柏仙多格在沙溪鎮著名品牌中位列前三。在柏仙多格官網上也顯示,在柏仙多格發展戰略高層峰會暨2012市場營銷目標啟動大會上,沙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順葆和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秘書長王珈在講話中均表示:柏仙多格作為沙溪鎮和廣東省服裝企業的優秀代表,能夠在當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浪潮中逆流而上。
2012年,柏仙多格與深圳市同創偉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投資儀式。緊接著,柏仙多格與各區域戰略伙伴舉行了2012年發展目標簽約。
在多位供應商看來,他們就是從那時開始掉進了柏仙多格的投資“陷阱”。
“當時說有加盟商同創偉業注入21%股份6000萬元現金,雙方都很激動,我們也因此成了長遠戰略合作伙伴。”廣州珠海區才林制衣廠總經理劉友才向《中國企業報》記者介紹。
供應商發現,自2012年年底開始,柏仙多格就已經陷入了資金鏈困境,但因為整個行業不景氣,加上幾次供應商大會均有鎮領導、投資商參加,他們也都表示理解,并希望能共渡難關。
“沒想到,他們是在轉移資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供應商指出他們查到的諸多疑點:“為什么那么大一個企業,突然就人去樓空了?去年下半年法人就離婚了,是不是為了轉移資產?廠房和土地購買人的背景是誰?”
意達時裝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澤華介紹,他們幾個供應商曾經因“明知票據不能交付的合同詐騙”的名義報案,但因證據不足沒有立案。而走民事訴訟,他們可能會贏了官司執行難。一位被欠500多萬元的高小姐已經起訴,律師費花了20多萬元,但到執行時才發現,柏仙多格除了4臺舊車就什么都沒有了。
供應商們對于政府在此事上的態度也頗有微詞,認為他們相信了政府才會讓柏仙多格有足夠時間轉移資產,約10萬產業工人會因此事的波及而失業下崗。
沙溪鎮黨委宣傳辦主任王強告訴記者,此事已經進入司法程序,政府不便再接受采訪。他同時表示,此前,政府一直在積極協調,但幾次開會協調不成,現在只能走司法程序。
一位不愿具名的紡織行業資深專家認為,柏仙多格事件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可能重創廣東紡織服裝行業。近年來,全國服裝行業普遍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去年的庫存達到歷史新高。再加上人工成本上升、市場競爭激烈,全行業的利潤空間大幅下滑,甚至去年就有不少中小服裝企業難以為繼。因此,紡織服裝行業只有深度轉型才能走出困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