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廈:圍繞奢侈品 畫大大的同心圓
創新最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長處是什么。對于杭州大廈來說,或許就是奢侈品。1999年,杭州大廈引進了第一個奢侈品品牌--登喜路,從那時開始,卡地亞、愛馬仕、GUCCI一直到LV,不少品牌的銷售排名都位居全國第一,業內稱杭州為'奢侈品第三城'。
從坤和中心37樓的窗子望下去,杭州武林廣場像個大工地,秋日的陽光下,忙碌而有點迷茫。
而這,似乎也暗合了眼下商場們的狀態。在集體大裝修的表象背后,是焦慮、痛苦與不知所措。
電商打亂了零售原有的生態,使之陷入新的混沌。“大家都在重新尋找方向。最怕的不是困難,是沒有方向。”杭州大廈董事長童民強說,“對于杭州大廈來說,奢侈品依然是核心,圍繞它畫同心圓,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
第一個圓
從A至D
細細耕作奢侈品
昨天,在A座的東頭,Dior的BA正在給一位MM試用最新的粉底液。在前不久的美妝節里,滿2000元送400元的活動打動了不少客人。
不過,到明年上半年,Dior也許不會在這個位置了。Prada將在這里開出一家300平方米的店。此后,低調的BV則將入駐B座。
創新最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長處是什么。對于杭州大廈來說,或許就是奢侈品。1999年,杭州大廈引進了第一個奢侈品品牌——登喜路,從那時開始,卡地亞、愛馬仕、GUCCI一直到LV,不少品牌的銷售排名都位居全國第一,業內稱杭州為“奢侈品第三城”。
后來,僅B1樓已經不夠用了,奢侈品們就順著樓梯向上爬。而2009年香奈兒的入駐,更是奠定了杭州大廈的奢侈品商場地位。
據相關數據,去年中國大陸奢侈品市場同比僅增2%(比2012年的7%顯著放緩),2014年也將低增長,但中國仍是奢侈品的主戰場。更重要的是,相比十幾年前,中國的奢侈品消費成熟了,例如,1995年男性顧客占90%,現在男女平分秋色,女性產品和時裝市場也繼續擴大中。
“除了向上走,奢侈品還要從B座向A、C、D座滲透,精耕細作。”童民強說,未來三年,四座樓風格將精細化定位。A座屬“她”,香奈兒、Prada是左膀右臂,前廳到后廳是3000平方米的化妝品商場;B座屬“他”,奢侈品偏男性都在這兒。C座要和80后90后談談新銳個性輕奢,例如Michael Kors、TORY BURCH等已入駐。D座屬“專”,名表、運動、內衣做到極致。調整是一個漫長又細致的活。除了Prada,Saint Laurent Paris、Paul Smith、Lanvin、Givency、Alexander McQueen、Moncler也在洽談中。未來,杭州大廈會呈現多層級的奢侈品體系,包括一線奢侈品、獨立設計師品牌、輕奢、功能性運動品牌,等等。
第二個圓
從護理房到書吧
讓消費更有場景感
杭州大廈C3樓貴賓廳的旁邊,有家不小的SK-II,別以為它又是一家賣產品的,走進一看,溫馨的屋內,一位姑娘正在享受專人專業的護理。她想要買一瓶傳說中的SK-II “神仙水”,但不知是否適合自己,來請護理師看看,順便體驗一下。
像這樣的護理房,杭州大廈C座里還有6間,仔細看一下,你就會發現,它們與A一樓的化妝品商場里的品牌是對應的。客人體驗的過程,也是品牌浸潤的機會,因為免費,所以不那么讓人反感。
面對電商、購物中心的“搶逼圍”,不少商場都扛出增加體驗的大旗,加強粘性。購物中心業態的幾年試水也表明,餐飲、娛樂等配套的占比并不是越高越好,更不只是增加幾個餐廳就行的。在杭州大廈的三年規劃里,輔營將達2.5萬平方米,除了餐廳、童玩區、烘焙室,還有書吧、戶外運動健康測試館、花藝館等。光書吧,就有咖啡書吧、女士書吧、戶外書吧等。以前,黃金位置都給了商品,以后,或許就要分些給服務類配套了。
集書店、美學生活、咖啡、展覽與服飾時尚于一體的“例外”,就被杭州大廈相中。點一杯咖啡,翻翻許久未碰的書籍,期間想要走一走,便能閑庭漫步于充滿設計感的服飾間,偶爾,也能穿過服飾,走進不經意間出現的畫展……“我們已和‘例外’基本談定。”杭州大廈總經理俞勇說,未來消費是社交化和情景式的,抓住它,商場才有戲。這也是杭州大廈把小型秀、藝術展等列入計劃的原因吧。
也許是與奢侈品打交道較多的原因,在浙江的商場里,杭州大廈是格外注重服務細節的。像接水的桶是否統一、兒童廁所有幾個洗手盆,都在提升計劃中寫明。
一邊看展,一邊喝咖啡,再順便滿足一下購物的愿望,幸福的商場生活大抵如此吧。
第三個圓
互聯網+
打造智慧之城
隨著社交網絡化,Wi-Fi成為零售業的熱門標配。“你們商場有Wi-Fi嗎?”如果是“Yes”,那么TA就會長吁一口氣,優哉游哉地在你的地盤上盡情玩耍。
杭州大廈雖有Wi-Fi,但還未能做到全覆蓋。不過,未來一年內,購物城就將實現免費Wi-Fi全覆蓋。因此,在前幾個圈的升級換代后,顧客可以真正被留在一座城內,享受工作之外的生活。
因為“互聯網+”這種催化劑,傳統的營銷和服務都產生了化學反應。今年早些時候,杭州大廈率先在兒童和化妝品商場嘗試了微信紅包,一發不可收拾,一些兒童品牌當日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近10倍,整個商場的日銷售額創歷史新高。
互聯網+,可能是許多傳統行業轉型的一個接入模式。聰明的商人不一定完全互聯網化,但一定不拒絕借網力。據俞勇介紹,杭州大廈還將添置許多智能設備,讓逛街變得更輕松。
比如商場里的電子屏,除了導購,顧客還可以積分查詢、優惠券打印、互動體驗、二維碼掃描等。而且它的設置、擺放、高度都盡量讓客人看得舒服。此外,商場電子票打印、停車場管理也更智能化。或許哪一天你開車去杭州大廈購物,進入它的范圍,系統便提醒你哪里有空位,無需開著車在停車場不斷兜圈圈;走進商場,便收到商場發送的定制旅游信息、洗牙提醒及杭州口腔醫院的洗牙券,不必驚訝它怎么知道你剛好需要,因為都是大數據的分析得出的;而買完東西,小票上直接帶有停車券……
“這個商場,是懂你的。”童民強說,而這樣的理念,也會延伸到在錢江新城那個新項目——西子國際“501”,一個以杭州大廈所在的“武林廣場1號”命名的生活藝術中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