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眾地區:爭當“第一備胎”
54歲的安徽人張永勝已經開始尋找出路,他把目光投向了位于河北廊坊市內的新動批紅門服裝城(以下簡稱“新動批”),廊坊是河北最靠近北京的城市,市區距離天安門只有40公里。
1月4日,張永勝在廊坊“新動批”的女裝店開業,當天促銷的銷售額達到一萬多元,不過,這幾天顧客減少,平均每天賣出10多件衣服,而在北京的時候,這一數量是30多件。
“人流量和北京還是有差距,顧客多是本地或者周邊縣市的,外地的很少,另外,貨物托運呀,物流方面還需要加強,沒有北京方便。”張永勝說,廊坊的市場“還得慢慢培育”。
張永勝一家三口從安徽到北京打拼已滿20年,從一開始的早市、夜市的地攤,到服裝市場,再到商場一條街都經歷過,面對被遷出的命運,他想得很開:“北京要升級改造,我們這些低端零售業遲早要遷出,還不如早走做準備,在哪里賺錢都是賺。”
“新動批”并不是即將遷出北京商戶們的唯一選擇。去年5月,聚集在京南大紅門的8家批發商場與廊坊市永清縣簽訂初步協議,集體落戶永清國際服裝城。與此同時,位于河北保定的老牌箱包批發市場集散地,白溝小商品批發市場也向北京的商戶拋出了橄欖枝。
相較之下,雖然在之前并沒有高調進行宣傳,但元旦開業的“新動批”提供的兩到三年租金免費的優惠,率先吸引了不少商戶轉投其中。
“我在北京的攤位租金一季度就5200元,倉庫租金一個月1000多塊,這些都基本上省下了”。來自河北的商戶辛德印說,他是河北人,曾經在北京西紅門的盛宏達批發市場賣了8年童裝。
“這批入駐‘新動批’的商戶,不少都是在北京有店,在這邊又選了個鋪子,基本上是把我們當‘備胎’,但我覺得這沒關系,只要他們把我們這里當第一備胎,我們就成功了。”廊坊新動批紅門服裝城總裁劉智勇說。
相關鏈接:
根據統計局統計顯示,2014 年1~9 月,江蘇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96.70 億美元,同比增長6.27%,位居全國前三。首位為廣東省,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262.78 億美元,同比增長8.26%。浙江省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254.34 億美元,同比增長5.07%。
江蘇省服裝外貿之所以能保持平穩的增幅,主要依靠于服裝外貿加工企業較強的加工能力,較強的市場開拓能力及豐富的精細化管理能力,得益于為世界大品牌加工,成為國際品牌的全球性的供應商,智能化的制造和精細化的管理贏得了市場,全面提升了江蘇省服裝加工的水平,同時也帶動了內銷產品的升級換代。
盡管江蘇省服裝行業仍然處于較好的發展階段,但是要密切關注:勞動密集型的服裝行業不斷加快向低成本的地區和國家轉移,人口紅利將逐步消失;面臨新的電商營銷模式的挑戰,一批國際國內品牌店的關閉,渠道和經營模式帶來的新變化;結構性差異對行業帶來不平衡的發展;國際品牌與國內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競爭能力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