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化模式助力新疆紡服業
“新疆的紡織服裝業必須要走出一條創新的發展之路,才能實現行業的振興和進步。”3月13日,新疆華春投資集團副總裁、新疆華春毛紡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王魯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新疆的紡織服裝行業應當“走創新之路,集群化發展,組團打造新疆資源模式”。
據了解,2014年中央、自治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資金支持,扶持新疆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種種政策措施使得2014年新疆的紡織行業在經歷了前三個季度連續虧損之后,10月份終于迎來了全行業盈利。王魯川認為,政府給再多的政策和資金,都不及紡織服裝企業自身實現創新、轉型重要。組團“集群化”新型發展模式才是新疆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的根本出路。
“新疆地處經濟不發達的偏遠內陸地區,這里有全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也有優質的羊絨、駝絨等,對于紡織服裝行業來說有著豐富的原材料。但是,單純的復制生產規模、各地散打獨斗、企業沒有市場優勢等依然嚴重制約著新疆紡織服裝產業進步。”王魯川說,盡管目前新疆的紡織服裝企業數量很多,但是真正能稱為“龍頭”的企業還是鳳毛麟角,幾乎每一個企業都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中“單打獨斗”,但是企業間沒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贏關系。
“我們的紡織技術還比較落后,印染技術也不算成熟,沒有自己的品牌,服裝產業缺下游,設計人員幾乎為零。”作為一個多年來在紡織服裝行業“摸爬滾打”的內行,王魯川對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的未來感到憂心。
王魯川認為,服裝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配套和集群,越集群成本越低,人才越集聚。只有告別小而散的發展狀態,做產業集群和全產業鏈配套,由政府牽頭,整合這些服裝企業,建立專業開發基金,在技術上予以扶持,引導企業打開市場,這樣才能突破新疆紡織服裝產業長期以來的窘境。
“新疆服裝產業的發展要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密切結合,支持成立大型產業運營商,集中打造產業集群,產城一體,全產業鏈發展,為中小企業搭建一個能夠填補他們產業鏈上下游環節,提供產業配套環境的新平臺。”王魯川說,“抱團聯盟發展”對于新疆紡織服裝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來說,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思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