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假貨最青睞的品牌及造成的危害
說到假貨,我們常常會直接聯想到一些奢侈品,而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歐盟的知識產權局 EU’s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剛剛發布的報告,實際上Nike是被仿制最多的品牌,同時鞋類也是假貨最嚴重的類別。

基于全世界海關扣押的商品來估算假貨貿易規模,OECD估計2013年全球有價值4610億美元的假貨進入貿易流通,與毒品的價值相當,占全球總貿易額的2.5%,而在 2008 年的估算是1.9%,盡管當時的樣本比較有限。同時歐盟進口的貨物的5%是假貨,而歐洲的時尚產業也因此損失10%的銷售額。
盡管這是一份2016年的報告,但是數據都還停留在2013年的狀況上。
這份報告涵蓋了所有包括品牌商標、設計權或者專利等有形的侵權行為,線上的侵權還未列入這個統計。主要數據來自世界海關組織WCO,另外歐盟的總局稅收和海關聯盟DG TAXUD和美國美國國土安全部DHS亦對數據做出修正。OECD是由34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旨在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社會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戰,并把握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該組織會跟蹤一些全球經濟數據和給出一些報告。
鞋類是被仿制最多的品類。另外除了時尚產品,其他商品品類的假貨也無孔不入。比如草莓、香蕉、椰子油等農產品的假冒品牌,而藥品、奶粉、兒童玩具、醫療設備等偽劣商品對社會帶來更嚴重的危害。
OECD認為,假貨不僅對大品牌和奢侈品制造商造成損失,而且利用了我們對品牌和商標的信任破壞了經濟和公民生命安全(報告P11-12)。OECD認為知識產權IP是創新的驅動力,有利于經濟的長期發展,假冒偽劣商品貿易對以知識產權為基礎的商業模式造成了威脅。

電子商務在促進全球經濟貿易的同時,也方便了假貨的流通,小額貨物增加了海關檢查的成本。OECD 國家如美國、意大利和法國是品牌產權被侵犯的重災區。
而這些假貨最終流入了兩個市場,一個是消費者被欺騙的市場,而另一個則是消費者明知假貨但是因為低價而買。OECD 以 Nike 為例,在北歐,售價者傾向于蒙蔽消費者,而在南歐,很明顯 Nike 假貨占據主流。

勞力士手表、耐克鞋、雷朋太陽鏡和 LV 包包是假貨最青睞的,OECD 并未給出具體原因。
下邊的圖表顯示了以上四種品牌的假貨的價格分布區間,一定程度可以說明假貨的銷售定位。接近于正品價格的假貨自然是想要以假亂真欺騙消費者,而價格明顯偏低的則是消費者故意購買,處于中間的則是一些高仿品。Nike 的銷售基本集中在可以識別出真偽的偏低價區段,也就是說,買的人自己也知道買的是假貨。勞力士手表和 LV 也有類似的情況,勞力士最為嚴重。
有趣的是,雷朋太陽鏡基本上都在以假亂真。

中等收入的新興經濟體國家是假貨的主要來源,這些新興經濟體已經建立起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科技能力,但是還未建立起完善的產權保護制度框架。
毫無意外的是,中國排在第一。報告稱,這個國家最具創新力的公司也成為受害者。自然是指阿里巴巴,它在過去的一年內被各大時尚品牌各種起訴。當然把阿里巴巴定位成無辜受害者并不準確,畢竟阿里巴巴旗下的電商平臺連接了假貨制造者和購買假貨的人,作為假貨的重要流通渠道平臺而從中受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