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設計師聯合設計云錦禮服 共同傳承南京非遺文化
歷時了近一年的時間,中英共同合作設計的全新云錦面料做成的禮服,昨天終于在南京明城墻上揭開神秘面紗,而全程記錄這一中英合作過程的紀錄片,也就此殺青。包括曾為英女王設計服飾的著名設計師桑德拉瑪瑞在內,中英的設計師和織手們,為了讓云錦在國際舞臺上更加大放光彩,耗費大量精力,不僅研究出的新面料是目前難度最大的云錦面料,成衣禮服更將前往世界各地紅毯、參展,“我們希望能夠共同保護南京云錦,保護南京的非遺文化”,昨天中英雙方負責人向記者講述了幕后故事。
面料難度大僅安裝織機就耗費6周
“我所認識的到過南京看見過云錦的外國人,都曾對我說過,這是他們迄今為止見過最美的東西。”紀錄片導演Frank告訴記者,他被中國南京這種古老的手工藝、非遺文化遺產所吸引,“外國因為工藝過于復雜而失傳的手工藝很多,我們也希望能夠讓更多人了解云錦,傳承下去。”于是這個曾作為皇室禮服面料的云錦,交到了曾為英女王設計服飾的著名設計師桑德拉瑪瑞手中,“當然之前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研制新的面料。”
作為英國毛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設計師山姆希望研制出一種名為“銀色的寵兒”的全新云錦面料,“大海的藍色為底色,上面的圖案叫鯡魚,是蘇格蘭和北大西洋沿岸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而魚也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江南被稱為魚米之鄉。”寓意很棒,然而實現起來卻難度太大,“因為為了展示大海波光粼粼的效果,需要用到‘漸變’的織錦效果,而且圖案中魚更是有尺寸的要求。經過多次研究磨合,這種全新的云錦面料圖案與傳統面料大為不同,也算是目前市面上工藝難度最大的云錦面料了,最初設計方案給我看的時候,我幾乎覺得難以完成。”南京云錦研究所的相關負責人張曦向記者介紹。
據悉,圖案中的魚是目前云錦工藝上最小的魚,為了針對圖案而重新裝備織機,就耗時六周時間,全部面料設計織造了4個月。
禮服獨特上千種顏色選出了9種
新的面料比曾經的云錦面料更細更光滑,“整個織造的過程就像是一個數學家在完成難題”,紀錄片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云錦織造就像是一個計算機程序,面料設計師山姆換了一種程序而織成了現在全新的面料。而在今年3月全新面料下機之后,就送往了英國,交由著名設計師桑德拉瑪瑞創作全新的高定禮服。
在昨天首次亮相時,記者看見這款禮服不僅精美還加上了“蘇格蘭格子”,“相當國際化,既可以走紅毯,也能夠進行高定。”導演Frank告訴記者,桑德拉瑪瑞為英女王設計服飾,在英國曾被稱為英女王“最得體的禮服”,此次的云錦禮服設計自然也會令人驚艷,要知道僅僅是選擇顏色就耗時頗久。
Frank介紹,蘇格蘭傳統羊毛花呢通常是厚重土地顏色,而云錦質地如水一般輕盈,想把兩者合二為一,所以用了藍色為主色,帶給人們如大海般的色彩與律動。但這種藍色卻并不好找,“云錦有上千種顏色,我們在英國研究了兩個月從這些顏色中挑出了九種,然后來到南京進行了一個小時的比對,最終確定了現在的顏色。”
共同傳承云錦禮服將亮相世界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款禮服首先將登上明年2月的美國舞臺,“首先是紐約的影展,紀錄片不僅將參加,禮服也將走上紅毯。接下來,世界各地的影展以及紅毯都將有它的影子。”導演Frank介紹,幾位設計師將兩個國家的文化通過其擅長的面料設計結合在了一起,不過中英合作者真正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結合,而是共同保護與傳承非遺文化。
“我的重要目的就是保護南京非物質遺產文化,南京云錦。”Frank說,“很多非遺文化都在消亡的邊緣,我們希望能夠通過紀錄片吸引更多年輕人產生興趣,通過國際合作、創新,讓更多年輕人參加到保護傳承中來,更好地傳承云錦文化。”非遺文化有更廣闊的空間,而年輕人喜歡時尚與高科技,Frank就希望用此讓年輕人了解兩國的非遺文化,而紀錄片在互聯網上傳播,速度快、輻射廣,更利于兩國文化的交流與傳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