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畫在白紙還是屏幕上真的有這么重要嗎?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要在時裝界找出比Karl Lagerfeld更執著于畫設計草稿的人恐怕很難。人稱老佛爺的他近期上了趟CNBC談話類節目,聊到童年回憶時突然被撩撥起怒懟之心,諷刺起時下不會握筆的創意總監。
“我可沒有20人的工作室團隊(來幫我畫草圖)。”Karl Lagerfeld描述了時尚公司現在的常規套路,“藝術總監——我可不是——他們只是制定主題,等底下設計團隊完成后從中挑選出中意的設計。發布會結束時,他們倒不忘上臺謝幕,好讓大家相信從頭到尾這一切都是自己創造的”。
他看上去就像個捍衛傳統準的持槍老兵,顏色泰然,但威風凜凜。有關設計草圖的意義以及重要性,他重申過無數次——按照圖紙制作出來就是100%的最終成品。在Karl Lagerfeld的團隊中,即便數字化設計也行不通,“落在紙張上的筆觸才會透出特有的細微情緒”。

為了避免散發影響畫圖,Karl Lagerfeld每天上午11點請人來做頭發;他的巴黎住宅分為兩棟相鄰房子,一棟用于吃飯、社交,另一棟則專門用來創作、休息。從業幾十年,他來為Chanel、Fendi做的設計草圖動不動就能在拍賣行炒出高價。去年,德國書寫工具品牌Faber-Castell還特意找上門,和老佛爺聯手推出了一套限量彩筆。
可越來越多的事例證明,Karl Lagerfeld想要喚回的是一股奔騰而去,難以回頭的洪流。
時裝品牌固然不會把藝術/創意總監不畫圖這件事掛在嘴邊,但是事實就是,人們已經很難看到像Karl Lagerfeld、Yves Saint Laurent那樣伏案畫畫的工作場景了。Prada和Miu Miu的擁有者Miuccia Prada早把畫草圖的工作交給了集團設計總監Fabio Zambernardi,后者負責把虛無縹緲的概念落實到針線上。只有在極個別情況下,例如和《偉大的蓋茨比》合作戲服設計時,人們才會看到她的手筆。

講述Dior上一任創意總監Raf Simons的紀錄片《迪奧與我》里有這么一段評論:“Raf(Simons)是個以視覺為主導的人,但他不繪草圖。”每位工作室員工根據Raf Simons設定概念畫150-200張圖,后者最終會從中選出3-4張。
每個選擇“創意+設計”的品牌各有各的理由,時尚界越轉越快的更迭速度也是促使設計師脫離畫筆的一大原因。神奇的是,精力無限的老佛爺不在此行列。當時裝屋的發布頻率從一年兩次,發展到一年四次,甚至八次,設計師勢必要需要重新分配時間,將精力投入到最為重要的創作階段。原Lanvin創意總監Alber Elbaz抱怨過:“設計師可不是機器啊,你一按啟動鍵,我就開始創作。”
而且,回歸到“創意總監”職能,他們需要肩負的不單單是產品設計,還需要兼顧到市場和營銷策略。留給他們畫設計草圖的時間就更少了。
跳出傳統設計師范疇,眾多外行近年來被眾星拱月般地迎接進時尚產業。UGG找來英國第一網紅鐘小姐當藝術總監;PUMA使出同一招,請到的是蕾哈娜;這股風潮很快被中國品牌學了個十足十,為逆轉品牌形象的達芙妮簽下謝霆鋒擔任創意總監。

若是以為明星多才多藝到精通畫圖、設計可就太天真了。就拿模特為例,她們在交流中會大方地告訴你,自己沒有接受過科班教育,審美、理念、細節把控均來自模特時期的實操性體悟。
與Topshop合作過好幾個系列的Kate Moss坦言:“我連一條裙子都畫不出。”去年,維多利亞?貝克漢姆也承認自己用了一隊藝術家來畫設計草圖。Pose女王Coco Rocha來中國接受界面采訪時提到,自己和丈夫主要負責創意,具體實行交由設計師Paula Bradley和她的助理。同樣出身自T臺的呂燕退休后開出時裝品牌Comme Moi,但她也不畫圖。
{page_break}對大部分消費者而言,具有號召力的名字輕易就能蓋過畫圖這一弱點。即便是設計師,Demna Gvasalia、Alexander Wang,以及更早一代的明星設計師Tom Ford、John Galliano本身已經構成了一定消費吸引力。外加投資人加持和經驗老道的零售團隊,無論傳統品牌要想長生不老,抑或明星時裝品牌力圖迅速躥紅,靠的基本就是這三件法寶。
巴黎銀行證券部(Exane BNP Paribas)奢侈品負責人Luca Solca某次談到大牌人事變動時說道:“只要車隊還在,換人就好比換車手,不會帶來太大變化。”這樣說來,設計草圖是不是出自創意總監之手,是畫在白紙還是屏幕上真的有這么重要嗎?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