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設計師楚艷:帶你重回大唐領略大唐服飾
這一系列讓人驚艷的作品正是出自設計師楚艷之手,同時她也是2014年APEC領導人服裝的設計師。她的作品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表達精準而著稱。她本身深愛傳統文化,并且熱衷于將這種深愛傳達給這個社會,通過服裝,也通過教育。是的,楚艷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她是北京服裝學院服裝系的副教授。
北京服裝學院,目前國內最重要的藝術類設計院校之一。它始建于1959年,原名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改為北京服裝學院。一路以來,北京服裝學院從一個研究面料工藝的工學院,到今天擁有了包括服裝設計、服裝表演、時尚傳媒等專業的綜合類院校,可以說,隨著時代的發展,北服也在不停的拓展和改變著它的職能和使命。
近年來,民族文化復興越來越被重視,在服裝設計領域,傳統的回歸已漸漸形成熱潮,本土服裝廠家紛紛專門開設“中國風”品牌,可是既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又符合大眾潮流的服飾卻屈指可數。于是北服繼續發揮它引領行業發展的使命,在楚艷等北服教職人員的帶領下,誕生了一個新的專業,叫服裝傳承與創新。
對于這個專業的建立,楚艷一開始是擔心的,她自己熱愛傳統文化,但并不確定她的學生——那些90后和95后們,那些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新新人類們,他們是否愿意走進歷史,是否愿意去了解這個古老國家的美學發展歷程,是否能夠體會到那一種厚重而堅實的美。
2015年傳承與創新專業正式成立,與北京服裝學院許多其他成熟的專業放在一起,讓五百多名大二年紀的學生自愿選擇報名。結果出乎楚艷的意料,計劃只收15個同學的傳承與創新專業,報名人數居然是最多的。楚艷不知道這些學生為何如此踴躍,是不是也像她一樣,曾經看過一些自己家族的老照片,被立領的嚴謹和長袍的儒雅所吸引。
2015年10月28日,中國國際時裝周舉行期間,在北京飯店中央大廳,一場名為“覺色”的系列作品發布會舉行。當晚在場的人,幾乎都被那一場視覺盛宴所驚,紛紛意識到,原來古典中國也可以如此現代,暗合著甚至提升著當下的服飾審美。
后來楚艷為這15名被精心選拔上來的學生上第一節課,她問他們中有誰讀過《紅樓夢》,結果盡無一人舉手。楚艷是無奈的,但是課程必須要繼續。所以她和另外一位講理論的老師一起精心設計課程,為這些孩子們惡補傳統文化知識。從服裝史到美學史、從唐代到宋代、從李白到蘇東坡、從瓷器到繪畫、從茶道到蹴鞠,不僅老師教,還要讓學生們自己根據課題去搜集整理材料,了解時代背景,體驗生活方式,把握時代美學形成的軌跡。
令楚艷驚喜的是,學生們的進步是飛躍式的,他們或許文化積淀不夠,可是他們充滿熱情、有干勁、肯吃苦。在傳承與創新專業,學生們加班熬夜做作業已經成為常事。他們從一開始連圖案,效果圖都畫不像樣,到后來,可以以“茶”為主題設計成品,并且在國際上進行展示。當然,楚艷認為那一次國際展示是趕鴨子上架式的,但是她已經從最開始的擔憂,到對她的學生們充滿信心。
但是楚艷不希望她的學生們一頭扎到古代回不來,她更希望的是,他們能夠掌握當代的方法,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讓中國的美重新恢復生命力。
因為我們曾經有過斷代,所以需要繼承,需要感受我們自己服飾中的講究與美,需要重新建立文化自信。西方的東西是美的,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我們要學的不是表面的潮流,而是一種可以將本土文化持續傳承的方法。
著名的敦煌藝術研究院最近制作了一批瓷器,圖案樣式都在傳統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楚艷看到過,被那效果所震撼。敦煌研究院的這批創新設計是跟一個英國學校合作的,叫英國王儲傳統藝術學院,是查爾斯王子創辦。它專注于挖掘整理全球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傳統文化,同時他們總結了一套非常科學的有效的方法,結合圖案做創新設計。接下來,楚艷所教授的傳承與創新專業也將與這所頗有特色的藝術學院建立合作,她對結果充滿期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