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當某一天東莞沒有了制鞋業
專家認為,東莞鞋業的出路在于打造自主品牌。
隨著成本不斷上漲,鞋業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拓寬銷售渠道也是東莞制造業的出路之一。
“東莞鞋業最輝煌的時候應該是在上世紀80~90年代。”東莞市皮革鞋業協會梁副秘書長告訴記者,1987年,臺灣開放對大陸的投資,大陸又出臺一系列有利于臺商投資的政策,如《關于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等,加上世界產業轉型等原因,臺商順勢將世界鞋業加工轉移到東莞。東莞的制鞋產業隨之飛躍發展,幾年間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鞋業生產基地。
據東莞市統計局提供的資料顯示,1985年東莞皮鞋產量為17萬雙,1990年達457萬雙,1995年更增至27184萬雙,十年間鞋產量增長1599倍。隨后2000年,東莞年產鞋量首次出現滑落,滑落到23474萬雙。此后,年產鞋量的增速明顯放緩。
而到了今年,東莞鞋業已寒流暗涌,“電荒”、“油荒”、“勞工荒”接踵而至,還有反傾銷、44號公告、新勞動法等不利因素,一次比一次更猛烈地沖擊著東莞鞋業發展。
“隨著產業的升級,低端制造業離開東莞是必然的。對于東莞制鞋業而言,要度過此次危機,打造自有品牌才是唯一的出路。”一位專家如此表示。
問題1:制造成本上漲?
出路1:適當提高鞋價!
進入21世紀后,珠三角地區“電荒”、“油荒”、“勞工荒”接踵而至,土地、勞動力、能源配置等均出現瓶頸。由北京、廣東等地社科院聯合編纂的“二00七年中國區域發展藍皮書”認為,成本不斷上升,環境治理壓力日益增大,令珠三角經濟發展進入高成本時代,外向型經濟發展環境也日趨嚴峻。
琪琪鞋業尹小姐告訴記者,2002年東莞的最低工資標準是450元,現在是690元,5年間上漲了逾50%。而實際上,現在珠三角工人的工資已遠遠高于這個數字,大約在1000元~1500元之間。但即便如此,企業招工依然困難,顯然,廉價的勞動力在珠三角已不再容易找到。廉價的原材料、水電、廠房租金等如今更是難覓蹤影。
專家支招:記者走訪了數名業內人士,他們都認為,面對那些無法消化的成本上漲,應適當提高鞋價。
“現在歐盟反傾銷的借口不就是中國的鞋價低嗎?”梁副秘書長表示。
問題2:工人忠誠度下降?
出路2:提升工資和福利!
2003年起,“勞工荒”之類的字眼就經常見諸珠三角各大媒體報端。很多鞋廠不是因為訂單少,而是因為不夠人手而倒閉的,上文提到的鼎馥鞋廠就是一例。
梁副秘書長認為,人們價值觀轉變也是讓鞋廠較難經營的原因之一。“以前打工一族對工廠很有感情,進了工廠就想著要怎樣努力工作,根本不會去設想工廠倒閉的事情。而現在則不同,工人能摳一點錢就盡量摳,怕哪天工廠突然沒了自己的錢就找不回來,明顯缺乏歸屬感。”
在臺昌鞋業的門口,記者問幾位從里面走出來的員工,會不會害怕自己的工廠也倒閉。她們不屑一顧地說:“東家不打打西家,倒了就倒了唄,反正政府會把工資補給我們的。”據悉,常登的老板,就是在工人罷工的第二天宣布暫停營業的。
專家支招:“現在工廠紛紛倒閉,很多工廠也沒提供給員工應有的保障,員工確實很難對工廠有很深的感情。”厚街展旺鞋廠負責人王先生表示,要解決缺工和職業道德道德下滑的問題,還應提高員工工資,保障員工應有的福利。“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你對他好,他自然也會對你好。”
問題3:遭歐盟反傾銷?
出路3:拓寬銷售渠道!
2005年6月30日和7月7日,歐盟不顧多方反對,分別對中國出口的勞保鞋和皮鞋發起了反傾銷調查,并于2006年3月通過決議,從當年4月開始對中國鞋類征收臨時反傾銷稅。今年10月,歐盟再次通過投票決定,從10月7日起,對中國皮鞋征收16.5%的反傾銷稅,為期2年。此前不包括在臨時性反傾銷征稅范圍內的童鞋,也被納入正式反傾銷征稅范圍。由于廣東大部分的鞋業產品都是外銷,此次這一措施等于使廣東鞋業雪上加霜。
專家支招:DELTA公司總經理助理呂麗娜建議同行,面對反傾銷制裁,應拓寬銷售渠道,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梁副秘書長則認為,Adidas、Nike等外國品牌等都看好中國市場,紛紛要來分一杯羹,中國本土鞋廠也可將眼光轉向內銷。
梁副秘書長還提到,把握明年的反傾銷復審,是中國企業打破出口僵局的唯一出路。從去年的初審整體情況看,國內的鞋企應對歐盟的反傾銷仍存在很多誤區。面對復審,中國企業必須掌握復審程序的要點,尋求最佳切入點。
問題4:人民幣頻頻升值?
出路4:改用人民幣定價!
12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達7.379,不少人預測,明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跌到1∶6。
“因東莞很多鞋廠簽訂單時都是用美元定價,人民幣不斷升值的話,就意味著做得越多,虧得越多。”據梁副秘書長了解,現在很多鞋廠不是沒有訂單,而是不敢接訂單。
專家支招:“這個問題很簡單。”梁副秘書長說,“我們會員中就有不少鞋廠干脆用人民幣定價簽單。”
問題5:新勞動法實施?
出路5:依法辦事最好!
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厚街分會秘書長鐘建福告訴記者,他有一個朋友算了一筆賬,新勞動法實施以后,他每月在200多名工人身上要多支出20多萬元,包括社保比例由四成提到十成,兩班倒產生的每天每人的4小時加班工資等。據了解,新勞動法中無固定期限合同的規定,也是很多鞋廠大為頭疼的原因。
專家支招:梁副秘書長認為,面對新勞動法,依法執行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新勞動法保障了工人的合法權益,可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最終受益的仍是廠家。
■鞋企倒閉案例
案例1
鞋廠倒閉老板逃逸
欠款上千萬無處追
記者走訪濠畔鞋材廣場的多家鞋材檔口,幾乎每個檔主都表示遇到過鞋廠惡意欠款走人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鞋材商少則虧損幾萬元,多則上百萬元。濠畔鞋材廣場1樓檔口的富怡皮革就在今年11月遭遇了這種情況。
富怡皮革的員工顏澤亮告訴記者,今年10月,由于東莞鼎馥鞋廠突然倒閉,導致富怡皮革損失了近26萬元。“10月28號我們還應鼎馥采購部的要求送了一次貨,10月30號再過去就找不到人了。”記者從富怡皮革的送貨記錄看到,7月~10月,富怡皮革給鼎祥鞋業送過7次貨,但都為欠款送貨。10月30號顏先生去鼎祥時,老板已逃逸。
相較之下,富怡皮革的損失更大。鼎祥鞋廠倒閉時,還欠了鴻興皮革近125萬元貨款。記者了解到,共有數十家供應商被鼎馥鞋廠拖欠貨款,總計金額上千萬元。
鼎馥鞋廠規模并不大,座落在赤嶺工業區,記者看到,倒閉后的鼎祥鞋廠已人去樓空。曾在鼎馥鞋業采購部的員工周小姐告訴記者,鞋廠倒閉前約有1000人左右,其實訂單一直都很充足,甚至還需要外包給其他工廠。但工廠缺工現象非常嚴重,加上生產效率不高,所以產量不太理想,造成虧損情況嚴重。10月28號是星期日,老板趁著員工都休息時離開了工廠,星期一沒來上班,工廠員工才知道老板已因公司虧損而逃逸,工廠也隨之倒閉。
案例2
熬不過長期虧損
知名鞋企一夜關門
10月24日,東莞常登鞋業有限公司宣布結業的時候,老劉很愕然。十幾年了,老劉天天都在生產線上做事,鞋廠從未出現過訂單不夠而需停工的現象。但這一天,一大群工人圍著看墻上的通知,老劉擠進去一看:公司將于12月20日暫停營業!
“我起初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直到后來領導親口告訴我,才不得不相信了。”老劉不懂,作為“雙優企業”,工廠經營狀況一直很好,訂單也未斷過,為什么就突然結業了呢?
常登鞋廠的工人工齡大多很長,按照一個工人的話說是:“一般來這工作的人都不會跳槽走的。”因此工廠結業的消息讓許多工人很難過,員工邵小姐和幾個老鄉都一直住在工廠宿舍,并未嘗試到其他鞋廠工作。邵小姐說:“我已習慣了在這家廠工作,加上待遇很好,老板人也很好。通知說是暫停營業,說不定明年還會繼續開工呢,準備回家過完年明年再來看看。”
其實,管理層早就感受到鞋廠的敗落了。“生意沒以前那么好做,眼看著訂單一點點地減少,鞋廠又在增多,其實工廠已虧損了很久。”常登鞋廠行政部的一位負責人蔡先生向記者透露,東莞鞋業競爭日益激烈,生意不好做,加上明年就將實施新勞動法,屆時要幫廠里所有員工購買社保,而之前只需購買50%、60%,最低工資又要上調。各種壓力下,常登鞋業不得不選擇結業,應該不會再重新開工了。
成立于1995年的常登鞋業是一家臺商獨資企業,20多年來,其經營狀況一直不錯,結業前擁有職工4000多人,并被政府授予“雙優企業”、“文明單位”、“員工滿意企業”等稱號,因此其突然結業讓東莞鞋界為之震驚。
■專家預測
莞鞋業回暖至少再等一年
常登鞋業的部分員工還在癡癡等待著工廠重開,他們究竟要等到什么時候呢?東莞市皮革鞋業協會的梁副秘書長認為,此次寒流可能要一直持續至明年下半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