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鞋行業渠道正在下沉 農村市場巨大增長潛力將受到重視
1月6日訊,目前,鞋企的競爭重點一直圍繞一、二線城市及經濟發達地區,市場爭奪較為激烈。隨著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國內鞋行業渠道正在下沉,未來鄉鎮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巨大的增長潛力將日益受到重視。
星期六鞋業渠道下沉或帶來業績拐點
星期六身處競爭激烈的品牌女鞋行業,一直以來堅持“ST&SAT”為主導品牌,但已開始嘗試多品牌運營,包括“SAFIYA”、“FBL”、“IIXVIIX”等差異化品牌增長迅速,目前全國約有店鋪1700多家,其中“SAFIYA”和“FBL”全國分別擁有300家和100家店,多品牌運營的擴張模式有一定成效,不過公司收入的60%以上還是來自于“ST&SAT”品牌。
公司的銷售渠道下沉,在2011年一季度或見成效。目前,星期六的主導品牌“ST&SAT”作為行業著名的女鞋品牌,一二線城市覆蓋率分別達90%、70%-80%,與行業龍頭百麗旗下的“百麗”品牌形成有效競爭,但三四線城市渠道覆蓋率較低,與“百麗”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公司在2010年制定了渠道下沉的策略,并于2010年6月份聘請韓國著名演員全智賢作為品牌代言人,通過加大零售終端廣告投入,擴展三四線市場,開店速度較往年明顯加快。從數據上看,2008、2009年公司凈開店鋪約100家,2010年全年新增店鋪預計將超過300家,新增店鋪的成熟期一般為半年左右,由此推算,2011年一季度應該是星期六此前渠道下沉和新開店鋪貢獻效益的開始。
耐克放下身段深入三四線城市
耐克公司22日發布2011財年第二季度報告,截至今年11月30日的三個月,耐克大中國區收入4.82億美元,同比增長20%。耐克品牌總裁CharlieDenson表示,中國消費者對耐克籃球、足球、跑步產品的需求旺盛,中國市場有廣大的區域可供耐克進入和覆蓋,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耐克將進一步開拓中國的三線和四線市場保持業績的持續增長。
耐克已經在中國的一線、二線城市取得成功,下一步就是鞏固一、二線市場的同時,繼續深入到三線及四線城市。本土運動品牌通過三四線城市門店數量的增長推動了業績的突飛猛進,這個策略也能有力提升國際品牌在中國區的業務增長。今年11月,阿迪達斯公布了未來5年大中華區的發展路線圖,到2015年,阿迪達斯門店將新增2500家,主要分布在國內的中小城市。
國內品牌鞋企紛紛開始“下沉”
在日前,匹克CEO許志華表示,目前匹克的盈利點和主要市場還是在中國的二、三線城市,特別是三線城市,這塊是主陣地。許志華說,匹克網點已經遍布全國,專賣店數量達到6700多家店,預計到年底超過7000店。
不僅僅是匹克,奧康集團副總裁王振權在談及渠道模式的變革的時候,曾概括出“1+N”模式和“零風險”代理模式。其中,“1+N”模式的意思即“1”代表名品空間或單品牌旗艦店,“N”代表多店。“零風險”代理就是采取“保底提成+業務提成”的方式,保證讓代理商不承擔任何風險。代理商主要負責店面租賃、維護當地公共關系,其余的均由企業負責完成并承擔費用。據了解,這種模式一直在推廣中,但并沒有大規模鋪開。據奧康有關人士介紹,目前奧康的主要戰略點仍然在二三線市場。{page_break}
“美的鞋”醞釀線上線下渠道變革
沉寂多年后,曾在廣州有著區域第一品牌頭銜的“美的鞋(MD)”準備卷土重來。從圣誕開始,一場為期一個月的“以舊換新”活動正在瘋狂上演。“2011年開始,美的鞋將在渠道重新發力”,廣州市特樂路鞋業有限公司美的鞋營銷總監馮信添向南都記者透露,他們希望通過一種特殊的形式喚醒市場對這個品牌的記憶。
美的鞋此前偏安珠三角,雖然在佛山、東莞、廣州等地開出20多個網點,但規模仍然有限。“公司已經意識到,區域品牌必須走出去,否則有被邊緣化的危機。”馮信添表示,美的鞋計劃2011年走出廣東,通過中心城市對外延伸,先向華東、西南拓展直營渠道,而后走向全國,兼顧二三線城市。未來5年,美的給自己規劃的網絡能夠擴張到1000家。
目前,中國鞋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這樣一個難題,那就是在商品同質化嚴重和商品與商品之間、品牌與品牌之間差異化越來越小的今天,渠道建設的同質化也赫然擺在我們面前。在沒有很好地研究自身能力的情況下,眾多企業就盲目效仿領先企業的做法,從而導致企業紛紛落馬。相比較一、二線城市來說,城鄉結合部以及農村等三、四線市場未來收入增速會更快,而三、四線市場上行業集中度較低,這就為那些有自主品牌和正在經歷渠道下沉的公司提供了較大市場空間契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