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采取積極促使來緩解“用工荒”
1月20日訊 在鞋類等加工制造型用工荒”困境中。
在中國社科院人口所所長蔡昉看來,“用工荒”現象歸根結底是一種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表現,根本原因在于勞動年齡人口增長率的下降。隨著中國進入低生育階段,農村勞動年齡人口增長率也在減慢,外出農民工的數量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前已逐年減少,農業剩余勞動力供給減少。不斷出現的勞動力短缺,預示著勞動力無限供給特征消失。勞動力供求格局變化,即勞動力需求增長快于勞動供給增長是用工荒的根本原因。
那么,制鞋企業如何在這場歷日曠久的“工荒”中重整腳步,使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呢?首先鞋企要做的,就是冷靜面對“工荒”問題,不能慌了陣腳,這樣才能危機中找到破解的方法和發展的機遇。
挖掘自身的競爭優勢
眾所周知,低成本一直是國內傳統制造業唯一的競爭優勢,而這也是導致企業將來很難有發展的其中原因。隨著勞動力價格上升,企業在提升產業層次、調整產業結構上做更大的突破,只要充分挖掘生產率、技術、創新、制度的潛力,企業發展就能贏得新的空間。
就拿溫州鞋企來說,溫州一些制鞋企業在經營前期大都從代工開始,也正是看到勞動力低成本的優勢,造就了一批鞋業先鋒。然而隨著市場的變化,如今勞動力成本上升,優勢已經慢慢消失,眾多鞋企為了減少市場及經營上帶來的風險,開始逐步挖掘競爭優勢,通過設備引進、技術改造、掌握銷售渠道及進行品牌化改革,將原有的生產能力轉化為品牌經營,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正是晉江鞋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獲取了更大的利潤空間,創造更大的產業優勢,而不是僅僅受限于成本優勢。
儲備人才提升競爭力
企業發展需要不斷補充新鮮血液,逐漸形成人力資源更替的良性循環。因此補充企業發展所需的人才是應對成本上升的另一隱形因素。企業發展壯大需要不斷引進新思想、新方法,補充發展后勁,如果沒有一定后備力量,沒有合理的人才梯隊,企業很難面對挑戰。而在引進儲備人才之前,鞋企就要制定一個儲備計劃,把人才的目標崗位定好,根據崗位進行招聘。儲備人才進廠后先要熟悉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明確他們的工資待遇以及相關的福利保障,對其進行全方位培訓。儲備人才的方法已成為員工的上升通道,同時有利于做到人盡其才。
鞋企奧康在這方面的做法很值得其他鞋企借鑒。奧康每年除了引進碩士不斷補充到各個部門,幫助部門提升管理水平外,還與學校開創新模式,設立“奧康班”。學員學業完成后,可自主選擇是否到奧康就業。同時,奧康還制定了《培訓管理制度》,就培訓計劃、組織管理、培訓課程開發等9個方面做了明確的規定。根據培訓制度,奧康每年會舉行超1000場的實戰培訓。
另外,為了最大限度地培養適合自身企業文化的人才,公司在成立講師團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制鞋業首所企業大學,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四期EMBA教學班,學員達200多人。可以說,人才這一無形的資產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奧康的高速發展。{page_break}
以“體面勞動”培養員工忠誠度
傾聽員工的心聲,尊重員工的想法,與員工平等對話,是精神上的“體面”,給予他們堅實的生活保障以及有規劃的職業前景,是物質上的“體面”,這就是“體面勞動”。而鞋企創造“體面勞動”也是讓員工忠誠于企業的重要舉措。
在這方面,運動鞋企金萊克是這樣做的:據了解,在住宿上,由于有許多員工是整個家都安在了金萊克,因而,公司會聽取員工的意愿,如果他們愿意住公司安排的合適的夫妻宿舍,那么空調、熱水器等都是給員工住宿所必備的基本條件,如果他們希望獨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間,那么公司也會給予相應的住房補貼,讓他們選擇在外面租住房子。福建金萊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志德向記者介紹道,金萊克對員工的孩子也一直很關照,本來想自己設立幼兒園的,但是小孩子不多,只有20多個,且大小不一,開辦不起來,所以只好讓他們就近上學,公司有專車為他們服務。
“金萊克的工價高是業界出了名的。”金萊克公司行政部經理賴維強告訴記者,其實在這種通脹預期這么嚴重的經濟形勢下,工價高低是員工第一重視的。“我在金萊克已經11年了,自從進來以后就沒想過離開。天天說企業文化,你說什么叫企業文化,我覺得對老板有一種絕對的信任,愿意與企業一起成長,這就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它到底是一種制度,還是一種精神或者是所謂的文化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金萊克,只要我努力工作,就可以獲得我想要的生活,可以讓我的家庭,我的日子過得更加富裕無憂,即使工作有時會辛苦,遇到一些挫折或者任何在其他地方也可能遇到的問題,但至少對未來沒有恐慌,感受到企業能夠堅實地發展,這發展與自己的發展也息息相關,愿意為之克服、為之努力的感情,這就是企業文化。”
“用工荒”來襲,2011年新一輪“加薪潮”或將拉開帷幕。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有87.3%的企業進行了調薪,而2011年將有89%的企業將對全體員工進行加薪。盡管工資上漲給我們一些傳統制造業帶來負面沖擊,但從總體上說,工資上漲并不會影響我國制鞋業的整體競爭優勢,而且工資上漲也為產業升級提供了新的契機,并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制鞋產業貿易競爭力的提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