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商場成為國內鞋企實現品牌價值必爭渠道
2月16日訊 現今越來越多的市場,隨著店鋪資源的飽和、品牌價值的成長以及消費者心理的變化,品牌的終端銷售渠道日益緊縮,因此鞋企的渠道之爭在所難免。鞋企只有在終端渠道方面尋求新突破,才能拓寬發展空間,而百貨商場渠道在一方面的確可以為品牌解決銷售渠道的問題。許多在區域市場贏得品牌和資本優勢的鞋企,都不約而同地向百貨商場渠道進軍。通過借力高端百貨商場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樹立起鞋企良好的形象,為獲得更多的市場占有率奠定基礎。
近年來,整個中國消費快速升級,國內零售業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百貨商場店中店逐漸成為主流渠道,成為眾多優勢品牌的最佳形象展示平臺,以及最受主流消費者認可的消費場所,并開始影響城市居民的消費潮流。因此,鞋企要做大做強,百貨商場渠道是企業發展和品牌升級的一個必然選擇,它擁有充足的消費者數量,可以為鞋企帶來超過其他渠道數倍的銷售量,以實現既定的利潤和目標.但在這一片看似前景廣闊的領域里,一切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在選擇進駐百貨商場前,包括鞋企在內的每個行業都需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成本高。百貨商場扣點多,進場費、條碼費、促銷費等多種費用,而且促銷力度或者行銷行為也很高,這些累計起來高昂的商業成本讓一些渴望在百貨商場里大展拳腳的鞋企望而卻步,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品牌前進的方向。也有一些鞋企品牌頂著這種壓力進入百貨商場后,卻沒有能力持續地投入,最后只能忍痛退出。
事實上,在鞋企品牌的發展過程中,合理的商業成本是必須付出的,鞋企應該根據自身的實力,百貨商場的市場環境和競爭者狀況,權衡進入這一渠道的利弊。百貨商場渠道前期開拓很難,至少需要3至5年的市場培育期,但只要打開了百貨商場渠道,后期維護就比較容易。因此鞋企只有三思后行、量力而行,充分地做好準備,規劃好每一個行動策略,唯有十足的把握才能有打勝仗的機會。另一方面,百貨商場也設置了進入壁壘,一些百貨商場對企業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的,企業的經濟技術實力,品牌的形象聲譽等因素都在考慮范圍內,因此這也增加了企業的壓力。對于國內的鞋企而言,大多的品牌都處于中低端市場,有些百貨商場對此甚至不屑一顧,將其拒之門外,而即使有實力進駐的國內鞋企品牌,在高端百貨資源的競爭中也不敵國外的知名品牌。
因此,鞋企品牌當務之急是做好產品、服務、營銷等實現自我價值提升的工作,穩定現有的渠道,不斷滿足目標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培養高忠誠度的消費者,通過口碑相傳,擴大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讓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和能力開拓新的渠道。同時,鞋企也應積極參加類似“名品進名店對接展會”的活動,通過這類平臺,使品牌與高端百貨商場渠道擁有零距離溝通與交流的機會,以實現對接與合作。在兩者的相互作用下,鞋企的競爭綜合實力得以提高,品牌的價值也會隨之提升,百貨商場也將通過鞋企品牌的力量,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和進駐商,實現雙贏的局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