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水平增高 施壓鞋類等企業轉移生產地
5月10日訊 過去三十年,客戶會要求全球最大的生產外包型企業之一利豐有限公司(Li&FungLtd.)的董事總經理馮國倫(WilliamFung)一再降低其T恤、牛仔褲或餐具等各種商品的成本。由于中國有著貌似無窮盡的勞動力資源,他通常都能滿足客戶的要求。
而今,馮國倫說,時代在變。利豐有限公司位于香港,它間接雇傭的數萬名工人的工資正在快速上漲。馮國倫預計,中國整體工資水平未來五年將上漲80%,這意味著利豐有限公司的產品價格也將水漲船高。
馮國倫說,未來30年我們所能看到的是通貨膨脹,很多西方企業的老板從未應付過通脹問題。
中美領導人周一在華盛頓舉行年度戰略與經濟對話(StrategicEconomicDialogue),可能會涉及通脹問題。估計匯率和債務問題是此次對話的主要議題。但有跡象表明,導致中國對美國巨大貿易順差的勞動力成本低下(及人民幣匯率較低)這個問題可能已達到了臨界點。同時,由于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出現了工資水平不斷上漲的壓力。
數十年以來,中國充足的勞動力壓低了美國人購買的一系列產品的價格。就在美國領導人指責中國掏空了美國制造業時,來自中國的廉價DVD播放機、毛衣和燒烤用具等各種商品卻為習慣了更低價格的美國消費者提供了一點慰藉。另外,中國壓低了人民幣匯率,國內出口商因此獲得了競爭優勢。
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ConsultingGroup)咨詢師賽金(HalSirkin)說,美國國內通脹已被大幅抑制,因為美國將生產轉移到中國和其它地方,而成本只有國內的20%或30%。該公司表示,數年來成本大幅降低的情況已經結束了。
利豐有限公司認為工資上漲起源于“富士康效應”(FoxconnEffect)。富士康是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onHaiPrecisionIndustryCo.)的商標名稱,該公司為蘋果公司(AppleInc.)制造平板電腦iPad,還為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Co.)制造電腦等。去年,富士康在中國內地的一家工廠接連發生多起工人自殺事件,富士康不得不為自己的員工待遇進行辯白,隨后為改善工作條件,富士康將工人工資提高了30%甚至更多。富士康加薪時,本田汽車公司(HondaMotorCo.)等其它在華工廠的員工也進行大罷工,要求漲工資。
自那以后,中國政府開始支持給工人加薪,此舉在一定程度上既是為了解決勞資糾紛,也是為了刺激國內消費以實現經濟增長,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工資上漲對中國國內外公司都有影響。
除工資上漲外,其它因素也在不斷推高商品價格。例如,中國工人開始用更高的工資購買更多商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棉花和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由于美元走軟,大宗商品價格已在不斷攀升。而且,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自然資源供不應求,價格也會居高不下。
中國讓人民幣緩慢升值也為商品價格高企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西方貿易伙伴則急切希望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可讓中國進口的鐵和大豆等原材料價格顯得便宜,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國內通脹。但中國出口到其它國家的商品則會更為昂貴。{page_break}
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地球研究所(EarthInstitute)所長薩克斯(JeffreySachs)說,這種我們已經離開一個容易出現通縮的時代、進入一個通脹時代的觀點是正確的。
在中國30年經濟增長期間,以億計的工廠和和城鎮就業崗位吸納了農村地區的剩余農業勞動力。薩克斯說,這些剩余勞動力已經在過去三到四年被完全吸納。
很多分析人士預測,中國龐大的勞動人口將在接下來一兩年內開始減少,這是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另一些人說,年齡在15到34歲的最活躍工廠工人已經存在短缺。德意志銀行(DeutscheBank)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說,這個群體自2007年以來一直在穩步減少。要讓一個數量不斷減少的勞動力群體支撐一個數量不斷擴大的老年人群體,必須提高薪酬水平。
加薪對國外市場有何影響,影響程度會有多大,這個問題存在一些爭論。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中國策略師加納(JonathanGarner)說,今年美國進口產品的漲價幅度在7%左右,但這部分產品在美國支出總額中的比例不足以明顯影響整體上較低、只有1.6%左右的通貨膨脹率。但在實際工資幾十年不漲的情況下,很多已經對馬球衫或電動工具等廉價進口產品產生依賴的美國人,可能會看到自己的購買力不如從前。
遠離沿海發達城市的中國內陸地區仍有廉價勞動力,而生產率的提高也有望緩解工資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比如富士康就宣布將在成都、武漢和鄭州附近、遠離其沿海基地的內陸地區擴大運營。利豐集團正在鼓勵供應商對工廠加大投入,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產品質量。
這些措施的效果將是有限的。一些分析人士說,即使生產率提高了,其提高速度也將遠遠落后于工資上漲的速度。往內地搬遷會降低工資成本,但也會因為中國擁擠的公路和鐵路產生更高的交通成本。另外,把工廠設在中國內陸地區使它們更有條件服務于中國不斷擴大的國內消費市場,而不是出口給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消費者。
面對中國工資的不斷上漲,一些企業正在把資源轉移到其他國家以求壓低成本。世界最大制鞋企業裕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YueYuenIndustrial(Holdings)Ltd.)已經開始把廉價鞋子的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孟加拉和柬埔寨等國家。利豐曾受雇于中國知名運動鞋品牌李寧(LiNingCo.),幫它尋找中國國外的廉價生產地。
但馮國綸說,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工資差距將會縮小,因為中國本身就是阻止商品價格上漲的因素。他的這個觀點和波士頓咨詢公司的觀點一致。
隨著工廠搬遷到其他國家,當地工資的上漲將超過中國過去的上漲速度,因為它們可能存在的剩余勞動力數量少于中國。分析人士說,除此以外,由于沒有其他哪個國家可以復制中國的龐大生產規模,隨著企業被迫將其生產分散于多個國家,物流成本將占總成本的更大部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