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鞋企探路科技制造 轉型創立自主品牌
低附加值代工起步,許多中國企業站穩腳跟后,“自主創新”成為他們突破瓶頸和思考發展的方向。而從“制造”到“創造”之路并不好走。現有代工業務和自創創新悄然成為他們走向“創造”領域的王牌。寶成集團中山寶威公司副總經理張瑜洲在采訪中表示,“寶元鞋匠”作為寶成的子品牌,便是其集團邁向差異化經營、創立自主品牌的第一步。
代工王國?盲目創造不如科技制造
每一秒誕生2雙NIKE鞋,每年產值近50億元,全球擁有443條生產線,代工超過60個世界品牌……5月27日,記者探訪了寶成集團三鄉寶元鞋廠——— 集數項光環于一體的世界最大代工鞋企。
提起寶元鞋廠的母公司寶成,業界人士都知道其是全球最大的鞋業制造集團。多年來寶成一直埋頭低調地為世界各大鞋類品牌進行ODM或OEM的代工制造。很多人并不知道,寶成集團為全世界近60家品牌同時代工,這幾乎打破了代工業界的慣例。
這和寶成公司的策略布局息息相關。在穩打穩扎地貼牌加工的同時,寶成也開始構筑強大的科研和設計隊伍,突破單向接單的傳統制造生產模式。去年,寶成集團生產2.86億雙鞋品,運動鞋、休閑鞋全球生產占有率達到20%,也就是說,平均世界上每五個人穿著的名牌運動鞋中,就有一雙是出自寶成之手。而張瑜洲告訴記者,2011年,寶成集團的年產量預計將突破3億雙。
渠道探索??融匯“微笑曲線”兩端
左邊研發,右邊營銷,中間制造——— 這就是寶成集團繪制的“微笑曲線”圖。實際上,在全球制造業的競爭形態中,左手研發、右臂營銷始終是“微笑曲線”兩端,而處于中間環節低附加值的制造環節,則自然落至曲線低位。
就是在這種形態之下,不愿放棄原有代工制造優勢的寶成集團,創新地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的道路。摒棄了非“制造”即“創造”的悖論,將“自主創新”能力集中施展于生產平臺,開始了一條渠道探索之路。
原有強大的鞋類制造與銷售背景下,融通制造與零售的資源,及時推出創新性業務與服務,打造全新消費模式的大型綜合鞋類連鎖品牌——— FOOTZONE(寶元鞋匠),將以多品類多品牌鞋類連銷專賣店的營銷形式,正式進入國內市場,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鞋類購物體驗,寶元的研發、制造、品牌“微笑曲線”開始顯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