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鞋業協會主席張華榮:我眼中的鞋業轉型升級路
當眾多鞋企還在甘于接單做微薄的利潤時,他已著手謀劃建立從設計到生產到銷售的世界鞋業總部基地,他的工廠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曾得到溫家寶總理的參觀指導;當制鞋產業正在遭遇全球經濟變局的振蕩時,他已悄悄地將中國的工廠開到遠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外資企業之一……他是全球中高檔真皮女鞋規模最大的制造企業之一——廣東省東莞市華堅集團華寶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亞洲鞋業協會主席張華榮。正當包括鞋業在內的中國制造業再次遭遇低迷期時,在此間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鞋業論壇上,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聽聽這位全國勞動模范眼中的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路。
中國市場具有強勁的生機,內外兼修攻堅克難
當前,全球經濟環境持續低迷,中國制鞋業等制造業屢屢傳出不少企業倒閉等信息,在重重困境中如何破冰突圍、提振行業信心成為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
張華榮對包括鞋業在內的中國制造業充滿信心。“不管經濟形勢發生怎樣的變化,但有人就需要穿鞋子,要穿鞋子就要有人做鞋子,經濟再不好也不會不穿鞋,消費者最多是買少一些,買便宜一些,但對鞋業等的需求是剛性的。”
張華榮分析認為,在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鞋是生活必需品,低端市場的變化不會太大,對高端市場而言,具有較強購買力的富人也不會對價格過于敏感,因而變化也不會太大,而中高端市場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綜合起來看,歐美經濟低迷會拉低5%左右的訂單份額,但在國內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制鞋行業則還會保持20%-30%的遞增,特別是在國內更會保持更高的增長速度。因而我們大可不必因全球經濟的低迷擔憂鞋業等中國制造業的未來與出路,我們所需要考慮和付出的是如何做好鞋。”
“中國鞋企應內外兼修,國外與國內市場兩手抓,特別是開拓內銷市場上要努力克服由外銷轉內銷的水土不服,尤其應克服內銷起步期時的種種不適與困難,靜得下心、沉得住氣。”張華榮建議。
中國制造業永遠擁有春天,關鍵在專注與創新
張華榮一直堅信“中國制造業永遠擁有春天”,因而十幾年來,他一直堅守著制鞋這份他認為“可永續經營的事業”。而正是由于這份堅守,他成為全球中高檔真皮女鞋的最大生產基地之一,眾多的世界品牌鞋從他的工廠走向全球市場。{page_break}
“雖然投資或轉行做其他行業會得到更大的獲利,但我們還是堅持只做一件事,不斷地生產鞋,只在本行業內部進行多元化拓展。專注是企業得以發展壯大的最為寶貴的經驗,之所以堅守專注還因為一種責任感,如果我們不做制鞋了,去挑賺錢的事干,我照樣可以生活得很好,但工廠里2萬多人的就業、這些工人家庭中涉及的幾十萬人的生計怎么辦?因而,雖然我們賺錢不算多,但我們實實在在地為社會解決勞動就業,為國家創造稅收,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一份事業。”張華榮說。
當然,中國制造業要擁有春天更為重要的是不斷創新。張華榮認為,“即使是一個新型企業如果長期堅持不變,保守不前也會變成傳統產業;一個傳統產業總在尋求創新也可以成就為一個新型企業。”他的夢想是,自己的工廠要從代工生產到發展全球貿易再到打造自主品牌,不斷創新長遠發展,建百年企業。
雖然近年來,國內鞋企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多次遭遇振蕩,但張華榮依然按照自己的跨越式發展的夢想,大膽地做起了自主品牌,創立COLCO、阿蘭德隆、成龍等品牌。今年又在東莞厚街開工建設一個超大規模的世界鞋業總部基地,用他的話說,要將世界鞋業(亞洲)總部基地打造成為世界鞋業科技走向中國的承接平臺,世界鞋業科工貿、產供銷高速運轉的服務平臺,他將基地定位為研發、貿易、品牌孵化、物流的亞洲總部,成為制鞋企業的訂單中心。他計劃引入很多新材料、新產品、新市場應用的專家,免費為入駐的企業提供服務,帶動行業轉型升級。
轉型升級不僅指發展方式,更重在價值觀提升
從幾十個人的作坊小企業到2萬人的出口企業,張華榮的華堅集團一路發展壯大最重要的法寶就是堅持轉型升級。早在2004年,華堅集團就調整市場戰略,由單一的國際品牌代工轉為品牌代工與自主品牌相結合,由生產環節向設計與銷售的鏈條延伸,由制造環節實現向全供應鏈的轉變,這種具有先見之明的轉型升級讓他的企業歷盡市場風云變幻卻都能逆勢飛揚。
在張華榮看來,企業的轉型升級是由原來傳統的管理模式轉變為現代化、信息化、精益化的管理方式,發展方式的更新是轉型升級的根本,而企業轉型升級更為重要的則是價值觀的提升。
如企業應創造良好的待遇和氛圍幫助員工自身的轉型升級,企業和社會才能得到更高效的發展,這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應有之義。“原來的產業工人是被動地用時間換取工作,用打工仔的心態去干活,看工資多少工作,但如將這種打工轉變為自己的職業,則有了職業道德和使命感,就會迸發出對企業熱愛、忠誠與奉獻,這也是企業應該在轉型升級路上著力思考的問題。”張華榮認為。
“我一直提倡‘有效樂業、和諧安居’,如果我們的企業在轉型升級給員工提供的工資待遇不能讓他們尊嚴的生活,所賺的工資只能養活自己,養不起家、買不起房,這種轉型升級因為缺乏人的積極參與,則也不會獲得最終的成功。因而,我們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員工樂業、安居、和諧、快樂,這才能使企業轉型升級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據悉,張華榮一直在努力向政府爭取土地為員工解決住房用地問題,就是為了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后的企業,能夠讓員工找到一份職業歸宿感和使命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