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微鞋企低迷 力求打破傳統方式
從事鞋批發十來年,趙爭來說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尤其今年最差。
與那些知名品牌每季度的產品發布會不同,像趙爭來這樣的小微型鞋企,很多都是等著客戶上門選貨,錦榮商貿城成了他們產品展示的基地。
趙爭來告訴記者,像他們這樣的鞋廠在西四環和南四環還有很多,今年大家的生意都不是太好,隨著物價上漲,原材料和工人工資都在上漲,現在的銷售額只能維持工人的工資和廠里的開銷。
“今年的天氣忽冷忽熱,對女鞋的影響較大,現在我們上的都是春夏款,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趙爭來說。
和趙爭來有同樣困惑的還有喬琦鞋業的負責人王閩蔡。
王閩蔡是浙江人,當初來河南就是看中了河南鞋業市場的潛力。王盛蔡說:“河南的鞋子比較抱團兒,最早我們都是跟著龍頭企業賺錢,他們做啥我們也做啥。后來龍頭企業開始樹立自己的品牌了,當消費者都有品牌意識之后,我們這些小微企業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王閩蔡告訴記者,目前,喬琦有六家固定的代理商,其他都是散戶,也都是熟客。
為改善目前的經營狀況,喬琦鞋業想通過在淘寶網建立鞋店來增加銷量。
“河南鞋類小微企業占95%,老板通常集‘五總’(企業老板、營銷總監、財務總監、生產總監、企業總管)于一身。”河南省鞋行業協會常務會長李剛如是說。
在李剛看來,“小微企業大多都是靠模仿品牌企業,雖然有自己的注冊商標,但并沒有注入企業文化和品牌文化。受資金限制,融資手段少,融資渠道窄,夾縫中生存。”
不過“船小好調頭”,但反映出其發展潛力巨大,即使賠錢也賠不到哪去。
突破品牌和設計
王金平進入河南鞋行業已經33個年頭了,經歷了過河南鞋行業的坎坷起伏,目前在河南某一鞋業有限公司擔任廠長。
剛進寶薇時,王金平回憶說,當時十幾個工人把所有的活都干了。“當時鄭州興起做仿牌鞋,幾乎所有的鞋企都做,我們也跟風,時間久了,鞋子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弊病逐漸顯露。”王金平說。
“剛開始都是走量,隨著消費者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我們意識到質量是小企業的生存之道。”王金平說。公司開始在鞋款設計上下大功夫,鎖定目標客戶群,把產品和目標客戶的特點予以結合。同時,開始錯位經營,生產運動鞋,隨后便進入了塑造品牌、打造系列的發展之路。
在王金平看來,小微企業要發展,必須經歷走量、高端化、品牌化、系列化、形象店這幾個階段,而且一定在符合自己企業特點的設計上突破。
選擇產、供、銷的同步發展這條路是對的,注重設計,企業越小越要做的全。
開辟電商新戰地
不愿意在女鞋的藍海苦苦掙扎,一小部分小微企業開始轉戰電商領地。
這得益于對目標客戶的準確定位和在設計、銷售兩個重要環節的創新。
除此之外,有的小微企業還建立了自己的網上商城,并在淘寶上都成立了旗艦店,預計,今年第二季度,線上銷售額占到總銷售額的30%,年底則可能會達到50%左右。
傳統鞋企挑戰電子商務,如何把傳統企業線下的資源優勢和互聯網營銷的全新模式有機結合?
對此,谷歌河南運營中心運營總監張亞娜建議,傳統鞋企可以先用B2B平臺甚至淘寶等試水,然后再獨立建站。
企業要搭建自己的網站、數據庫、倉儲等一些信息化管理系統,而這些都不是傳統鞋企所擅長的;另外,決定營銷效果最關鍵的是網站有多大的流量,流量會不會轉化為購買,這對傳統鞋企來說都是關鍵的挑戰,所以傳統鞋企剛開始涉足電商要‘耐得住寂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