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動鞋品牌或縮至5家
一周前,在北京朝陽路十里堡附近的華堂商場五樓,李寧、361°、安踏、特步等中國體育品牌都在打折促銷。最近一系列現象顯示,國內本土運動品牌似乎真的有點垂頭喪氣。再走進某國外知名運動品牌的店內,消費者想了解的一切問題,銷售人員都能對答如流。
運動鞋是體育用品中最具技術含量的部分,乍一看,這一領域,國外品牌的技術含量似乎比國內高。可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濤卻并不認同。
張濤:現在真正在科技上的研發,或者在面料上的研發,大家之間的差異沒有那么大。全行業的科技無非是兩類科技,一類叫材料科技,一類叫結構科技。我覺得中國本土品牌和所謂國際一線頂級品牌的差距都并沒有那么大。
實際上,普通消費者對于體育用品科技含量的要求并沒有那么苛刻,然而專業運動員卻是絲毫不能大意。所以,田徑運動員穿什么鞋就成了運動品牌科技水平的一塊晴雨表。
從運動員的角度上來講,是不是國外的鞋要比國內的鞋普通技術要好一些?
北京市田徑協會副主席、科研部主任白二宇:確實是這樣,這些品牌鞋之所以能成為名牌,畢竟有它獨到之處。有些特殊項目的鞋,對工藝和技術要求非常高,能讓優秀運動員能普通認定,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相當比例的人現在穿的還是國外的品牌。
正如張濤所說,中國本土運動品牌的科研力量正在加強,但對于高精尖的體育用品來講,還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本土運動品牌集體陷入增長困局絕非一個原因造成的,那么,除了科研力量之外,還有哪些深層次原因呢?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濤概括了體育品牌發展的“黃金十年”。
張濤說,2000年前后,中國申奧的舉動在全國刮起了運動風,而后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后全速上升,但近兩年上升的速度大大降低。張濤說,人口紅利的優勢消耗完畢,體育品牌回到常規競爭的層面,國內外品牌的差異就顯現出來了。
但在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張春蔚看來,與外資品牌相比國內品牌粗放的代理方式,龐大的分銷網絡,間接導致他們的庫存比例日益增多,品牌美譽度自然也大大下降。
張春蔚:在很多地方的渠道經銷商,他不僅擁有國產品牌,同時也是國外品牌的代理商。甚至在某些地區,一個大的經銷商是數個國內到國際品牌共同的所有者,正是這樣的壟斷情況下,毫無疑問,外資品牌給他帶來的利潤會更高一些,品牌的美譽度會更高一些。那么他為什么一定會過度的看重國內品牌呢?正是這樣的粗放式代理,才會使外資品牌在市場上的力度遠遠高過國內品牌。
有專家預測,黃金十年過后,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已進入調整期。在這場本地運動品牌的淘汰賽中,最終會由目前的10至20家品牌,集中到5至6家。而在張濤看來,接下來的品牌競爭將集中在體育項目細分上,如果不能適應形勢,只能被淘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