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大佬協商論劍共討鞋業發展之路
近年來鞋業市場可謂是戰火硝煙、云波詭譎……人民幣升值、用工成本上漲、鞋老板欠債跳樓……在這個年代,強者愈強、弱者更弱的馬太效應已集中顯現。百麗、安踏、達芙妮等品牌表面光彩熠熠,向一線品牌陣營高歌猛進;二、三線鞋業品牌在不斷地開店關店的循環中苦苦求索;無品牌的鞋企選擇了代工或老板跑路……因此,品牌的力量已經表現的淋漓盡致。
品牌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發展的必要因素,是讓消費者看見一個鞋業品牌就會趨之若鶩。鞋企經歷“降價戰”、“廣告戰”、“促銷戰”,鞋業品牌的營銷只有縈繞品牌靈魂,構筑品牌的文化內涵,才能占領品牌市場。
制鞋行業是我國傳統的產業,因國內有一些中小型鞋服企業處于低端市場,無品牌、無創新且一直以勞動密集型生產為主,品牌跟風、抄襲的行業更是屢見不鮮,導致鞋產品嚴重的同質化。抄襲成了習慣,模仿成了偷奸取巧的“藝術”,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去研發創新的鞋企被視為“傻帽”;好不容易研制出來的專利產品卻被一些不勞而獲的企業肆無忌憚地攫取,然后將這些技術“嫁接”在自己的產品上牟取暴利;所以一些鞋企懶得再投入資金搞科研,而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盲目跟隨潮流,模仿潮流,漸漸地迷失了自己品牌的價值觀。
在國際市場上,我國品牌也面臨著嚴重的競爭挑釁,市場的競爭已從產品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表現為品牌營銷戰略的競爭。我國鞋業市場已經從批發時期轉入全面的品牌經營時期。在今后的市場競爭中,唯有品牌鞋業才會給消費者留下深入的印象,成為消費者的首選。
面對國內、國際的雙重壓力,中國各鞋企如何從眾多鞋企中脫穎而出、站穩腳跟?如何實施品牌營銷戰略?
各鞋業領袖將齊聚2011-2012年度中國鞋業高峰論壇,共論鞋業發展之道。這是一場高端領袖之間的論壇,為鞋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對話平臺,旨在提高中國鞋企的綜合實力,爭奪國際市場話語權,推動中國鞋業健康發展。
2012年,在漲價、并購、整合的激蕩旋律中,鞋業品牌必將順勢而為,鞋企還需從企業自身發展現狀去挖掘新的市場。若想尋求長遠的發展,應該有鮮明的品牌性格定位,然而,品牌性格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企業應從自身的實際出發,不斷提練企業品牌個性亮點,培育出一流品牌的氣質,用品牌的性格魅力去培養忠實的消費群體,并以此為基點,不斷提升品牌形象。這些都將是高峰論壇上討論的熱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