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積極搶占海外市場 謀求更高發展
發生在2005年到2006年的中歐雙邊貿易摩擦,相信很多制鞋企業仍然記憶猶新。最終,歐盟在2006年通過了對中國鞋類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對涉案企業拒絕給予市場經濟地位。
不過,中國出口歐盟皮鞋企業的“劇痛”有望得到緩解。上周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歐盟法院部分廢除歐盟2006年對華皮鞋反傾銷案作出的裁決。被廢除裁決的企業有四家,有兩家為廣州和中山的制鞋企業。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歐盟法院的要求,歐盟還恢復對出口商關心的市場經濟地位進行重新審查。
根據信息,歐盟要求原審調查中的有關利害關系方,須在自該公告發布之日起15日內表明是否希望獲得歐盟法院廢除的內容。同時,涉及的中國皮鞋出口企業要向歐盟委員會提供有關信息,包括利害關系方在本案中的類型,比如成員國內生產商、關聯進口商、出口商等;確認有興趣納入執行當前法院判決書的利害關系方;利害關系方的名稱、地址和電子郵箱;有文件證明在原審案件中是利害關系方。
按照國際貿易規則,如果企業不能擁有市場經濟地位,將在整個反傾銷程序中,遭受不公正待遇。事實上,盡管中國相關制鞋企業符合市場經濟地位的標準,但卻無法獲得相應資格,在歐盟的銷售就往往容易構成傾銷,從而被征收懲罰性關稅。
在歐盟反傾銷規定中,企業具備5個條件將可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具體是“決策沒有明顯受國家干預”、“有一套按國際通用準則建立的會計賬簿”、“生產成本、財務狀況未受非市場經濟體系的顯著影響”、“企業不受政府干預成立或關閉”、“貨幣匯率變化由市場決定”。在這次反傾銷案中,130多家應訴企業被剝奪了市場經濟待遇。
回顧發生在2005-2006年的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案,源于歐洲鞋業聯合體申請,對原產中國、越南的皮面鞋靴進行反傾銷案調查。按照申請的理由,是中國和越南的皮面鞋靴進口量和份額大幅增長,且進口價低于正常價值,“給歐盟皮面鞋靴生產商、產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很多的分析觀點都不約而同指出,之所以皮鞋企業屢成為歐盟制鞋產業指摘的對象,主要還是皮鞋生產企業的產品檔次不高,出口價格又偏低,甚至有部分企業為爭搶市場份額把出口價格定得相當低,不惜打起“價格戰”。
為此,東莞一位外貿專業人士分析指出,制鞋企業一是要改變出口模式,不要單純做貼牌出口;二是改變低價競銷的銷售方式,不以價格搶市場而是品質;三是轉變產品結構,增加研發投入,提升產品附加值;四是重視品牌建設,培育企業品牌以搶占海外市場蛋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