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海郭溪一鞋廠失火 無人員傷亡
到昨天上午10時許,溫州市甌海郭溪街道任橋村一家鞋材復合廠的大火終于被撲滅。撲火過程持續了9小時。大火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昨天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廠房外部已被燒得焦黑,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廠房內留下的殘垣斷壁。
“幸好工人都回家了,鞋廠里沒人,不然后果不堪設想。”一名鄰居稱,起火的工廠生產鞋材復合材料,廠房內堆滿鞋材等易燃物,給撲救帶來難度。
甌海區消防大隊婁橋中隊的消防隊員告訴記者,昨天凌晨1時許,該棟3層廠房突發大火,兩臺消防車最先趕到現場。
“大火是從一樓開始燒的,我們到場時廠房的窗戶都冒出火苗。”隨后,甌海區消防大隊陸續出動多輛消防車到場滅火。目前,起火原因仍在調查中。
相關鏈接:
“廣州作為千年商都,誠信不可缺啊”。2015年1月的“廣州好人榜”上,榜上的一個人名引起眾多皮革皮具業界人士關注,他就是廣州市和為貴皮革有限公司總經理候本文。在傳統的制造業迎來最漫長寒冬的時刻,皮革皮具產業又備受抄襲、仿貨等弊病纏繞的情況下,“以誠信為本”、視信譽如生命的行業典范出現,充分展現了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無疑為這個產業傳遞著可貴的正能量。
2月6日,為深入了解產業發展的真正需求,攜手產業上下游商戶一起深耕產業,圣地集團副總裁兼圣地?獅嶺(國際)皮革皮具城總經理張駿率團隊走進皮革城五期“真皮采購中心”的和為貴皮革,交流探討產業持續發展之道及誠信企業的樹立等。
張駿表示,目前皮革皮具企業融資很難,關鍵之一在于誠信缺失。因此,在2015圣地“服務年”中,將著力引領皮具皮革行業重塑信用,在皮革城首先推動評選誠信商戶活動,推出一些行業標桿。同時,擬與銀行合作,推出大金融平臺,盡力為更多誠信客戶滿足融資需求,并降低匯率變動風險。
候本文贊賞圣地為產業服務的舉措,并期望圣地發揮作為中國皮革協會副會長單位和全國最大皮革皮具交易平臺的“火車頭”推動作用,就像李克強總理出訪推銷中國高鐵一樣,希望圣地跟隨國家領導“走出去”同時,多多推銷獅嶺皮具,推銷中國皮具。他也坦承,要能夠被推銷,首先是產品品質要硬,要有自已的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口啤要好。因此,他將今年定為和為貴皮革的誠信“推廣年”、文化“推廣年”、公益“推廣年”。
候本文認為,一件產品的構成,從人工到皮料、五金、環保等任何一項因素都有其價值,是品質的保證,都不能打折。每一件“出品”,除了材質本身外,還蘊含著研發人員的理念和靈魂,以及環保的責任、工人的福利、企業的利潤,乃至整個行業的未來。隨意打折,意味著至少有一項的“偷工減料”,最終將導致產品品質的淪陷,誠信的缺失。
對于目前的市場行情,候本文認為,剛剛過去的2014 “冷的要死”,迎來了2015也“一樣好苦”!但他還是樂觀的認為,行業的發展,缺的不是市場,也不是消費者!缺的是誠信的產品,誠信放心的環境。為此,在2003年,候本文選擇堅持夢想、自己創業時,就注冊了“和為貴”——因為自己一直崇尚“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的誠信理念,產品如人,誠信產品如誠信人品;好人永不打折,好貨當然也不打折。如今,和為貴憑借“卓越品質,始終如一”的堅持,很快就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并在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會棒球、壘球產品的原料供應商。
文化居于銷售第一要素,在候本文眼里,中國不缺文化,只是沒被足夠的重視及更好的開拓。2015年,他不僅將一如繼往深耕皮革原材料市場,還將延伸產業鏈拓展皮具成品,提出要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皮革業這一傳統產業嫁接起來,打造出獨具中國特色的原版原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在賦予皮革生命力及靈魂的同時,使皮革制品也更為時尚化、藝術化。
作為“廣州好人榜”的一員,候本文不忘感恩回報社會,從汶川大地震的捐資捐物到響應山東家鄉的慈善行動,他一直在踐行公益,好人做到底。而個人的能力再大畢竟也有限,接下來,他還將倡議、發動皮界精英一起推廣公益,傳播正能量,也不否認陳光標聚焦在媒體的慈善行為對他有一定的影響。“現在是一個眼球經濟的時代,如果大家都能為社會多行慈善之時,又能推廣企業的理念、自身的品牌,皆大歡喜又何嘗不可。”
正如候本文在他的“和為貴”微信公眾平臺所寫,在急功近利的當天,好人難做,從事商業的好人更難做,但是我們相信,將誠信品質、中國文化更廣泛地弘揚開來,并期待著通過全社會每個個體的不在懈努力,未來這一切都不難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