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無論轉型還是轉移,成本收益情況都不明朗
在珠三角,機器換人已算不上新鮮事。官方數據顯示,僅東莞有60%企業不同程度啟動機器換人。但對于“無人工廠”,中小企依然遙不可及。
工人操作不同功能的機械手進行產品生產
長盈精密技術公司今年試行東莞首家“無人工廠”。在打磨車間里,60臺機器手分成10條日夜不休的生產線,每條線只有3人負責;而此前,完成這些工序需650名工人。
“無人工廠”描繪了一幅製造業的美好圖景,但對于鞋廠老闆趙建成來說,“這仍只有大牌廠才玩得起。”其實,就算是機器換人,許多中小企最初也不為所動。
像趙建成兩年前就購入3臺機器,只因當時旺季訂單多,招不足工人,便成了趕工的輔助設備。
東莞鞋企機器笨重不靈活,目前訂單少,無法形成生產線
“工人好找些時,還是寧愿用人;因為機器笨重,沒人手靈活,也未形成生產線。”趙建成嘆道。但今年春節后,招工又難了。他惟有搬出這些“大傢伙”,加上適逢政府推出機器換人補貼,便增補了幾臺新機器,湊足一條生產線,勉強擠進了機器換人行列。
東南亞人工最低僅是東莞的十分之一
即便如此,當趙建成聽聞東南亞人工最低僅是東莞的十分之一時,外闖的沖動難以抑制。他和幾個同行近期去了一趟孟加拉和越南。“那邊市場跟東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情況好似,開分廠還是做貿易,現在還未拍板。”
中小企業利潤微薄:“機器換人”難以承擔,“轉移東南亞”收益情況不明
相比趙建成的“兩手準備”,不少中小企老闆仍處于觀察階段,一是因為本身利潤已很微薄,受制于資金瓶頸而力不從心;二是無論轉型還是轉移,成本收益情況都不明朗。
最近一項對東莞企業調查顯示,了解政府機器換人補貼政策的企業不足20%。趙建成認為,政府除了直接補貼外,還應實時評估對企業的金融政策、稅收優惠、人才培養等綜合產業環境提升的扶持效果,并進行調整,以增強企業對從事實體經濟的信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