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rre Denis:未來中國奢侈品市場繁榮還是蕭條?
近日,英國奢侈鞋履品牌Jimmy Choo公司的CEO Pierre Denis在一篇名為 “未來中國:繁榮還是蕭條?”的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中描繪了亞洲經濟蓬勃發展的藍圖,當然,該地區市場的復雜性也不容忽視。
Denis 在報告中表示:雖然中國目前面臨匯率波動、增長放緩等問題,但不可否認近二十多年來其發展速度異常驚人。
從前中國奢侈品消費完全是男士的專屬,而現在幾乎一半的奢侈品是為女士準備的。并且,這一數字還有上升空間,因為全球2/3的奢侈品是女性消費品。
中國奢侈品消費不再局限于國內,出現了海外消費熱潮。據報告稱預計到2024年,中國游客數量將增加到2.42億人次。
在中國,奢侈品品牌門店集中位于城市中心,周末人流量龐大,具有很強的營銷效應。與百貨相比,中國奢侈品行業更傾向于開設獨立的零售門店。
目前中國購物中心的發展速度放緩,零售商開始考慮升級現有的門店空間:走精致路線,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商業地產近年來持續縮水,但中國人對購物商場的興趣不減。如果你仔細觀察城市結構,會發現與十年前相比,中國城市發展速度驚人,很大程度上由農村的城市化進程決定。
奢侈品電商在中國是否行得通?
要在這些機遇中尋求成功的平衡點,Jimmy Choo目前在數字戰略中投入巨大。全球化和電商是品牌最大的銷售渠道(分別貢獻5%、6%的營業額)。
目前,Jimmy Choo在中國主要的11個城市開設了18家門店。Denis指出中國50%的GDP是由其最大的20個城市創造的,因此品牌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潛力無窮。中國銷售額占Jimmy Cho全球銷售額的15%。他認為按奢侈品行業的標準,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增長潛力還有一倍,應該可以達到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此外,Jimmy Choo品牌認知度在中國迅速攀升,也反映了中國奢侈品市場的成長:2012年該品牌在某中國熱門奢侈鞋履排行榜中位列第13位;僅兩年后,2014年已攀升至榜首。
不斷增強的品牌意識源于名人效應。2012年,Jimmy Choo從加盟商那里收購了中國直營店。當時公司的最初戰略是將紅毯明星的宣傳效應普及到東方,但事實上這遠比想象中邀請女影星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參加北京的活動晚宴要復雜得多。Denis 稱:“當年僅有 34部海外影片在中國上映,這意味著國際明星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宣傳作用不大。”
品牌及時調整戰略,啟用中國本土新生代明星,事后證明他們的知名度效應非常強大。有了中國的成功案例,品牌在韓國也同樣運用了本土戰略。
面對挑戰,Denis認為關鍵的文化因素對進一步在中國奢侈品市場擴張至關重要:“據預測, 中國經濟今年仍有望增長6.5%,這個速度是全球所有國家中最快的。”品牌密切關注到中國私有經濟發展迅速,中產階級隊伍不斷壯大,此外中國傳統的贈禮文化也正好滿足奢侈品行業的需求。在報告中Denis向與會者介紹了中國消費市場三個利于Jimmy Choo發展的主要社會變化:
據報告數字,在品牌的最大市場美國,Jimmy Choo消費者的平均年齡大概在45歲左右;而在中國,品牌消費者平均年齡是25歲~35歲,這意味著更大的數字營銷空間。
但目前,Jimmy Choo在中國的數字戰僅是出于營銷和品牌認知度方面的宣傳,暫未在中國開展電商業務。品牌在中國的首要任務目前還是開拓市場。但CEO稱未來在中國將可能推行電商業務,畢竟中國在數字化領域方面占有毋庸置疑的領先地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