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十三五”規劃:服務貿易將超萬億美元
近日,商務部印發了《商務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了14項具體的發展目標,并明確9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和26項重大工程項目。
商務部綜合司相關負責人在解讀《規劃》時指出,“十三五”時期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商務發展的基礎和條件更加堅實。但商務發展也面臨激烈競爭和嚴峻挑戰,存在流通效率低、成本高、外貿轉型升級難度加大、利用外資競爭加劇等障礙。
在7月5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指出,《規劃》的新亮點包括發展新理念貫穿其中、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商務發展目標、著眼于推進商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提出了一批重大工程、項目、政策等。
貨物貿易不設量化指標
對“十三五”商務領域發展,《規劃》提出了14項具體指標,其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3.8萬億元、網上零售額達9.6萬億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占比達到27%等多個指標,都是“十三五”新設立的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14項指標中關于貨物貿易并沒有設定具體定量目標,只是要求出口增速高于世界貿易增長水平,進口規模擴大。
商務部綜合司相關負責人認為,“十三五”時期,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發達經濟體復蘇乏力,新興經濟體困難和風險明顯增大,國際市場需求仍持續疲軟,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國內要素成本居高不下,傳統優勢弱化,結構調整難以一蹴而就,不確定因素增多。因此,貨物貿易沒有設量化指標。
從“十二五”的完成情況來看,2015年實現貨物貿易39586.4億美元,低于48000億美元的預期值,最終5.9%的年均增速也低于預期的10%增速。
實際上,今年商務部就沒有設定外貿的具體指標。發改委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對記者表示,中國外貿正處在轉型期間,這一過程甚至可能需要5到10年,與具體增速是多少相比,轉型才是核心和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而在主要指標方面,除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10%低于“十二五”的13.9%外,服務貿易、對外直接投資等指標均比“十二五”時期有較大幅度增長。
其中,服務貿易設定的目標是2020年超過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10%左右,與2015年的7130億美元相比,還有將近2900億美元的空間。對外直接投資7200億美元的目標,要比“十二五”時期多了2000億美元。
上述負責人認為,“十三五”時期,旅游、運輸等傳統服務貿易規模將繼續不斷擴大,金融保險、信息和計算機、研發設計、管理咨詢等現代服務貿易將快速發展,服務貿易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對外投資指標則突出優化對外投資的產業結構、市場結構布局。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趙萍告訴記者,這些指標的調整,更多的是把商務“十三五”規劃放在全球和全國的視角來看,而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視角。例如,電子商務交易額和網上零售額納入內貿流通,說明把電子商務已經看作內貿改革或者說內貿商業發展模式創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不是一個新興的業態。
列26項重大工程
在具體的指標之外,《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期間商務發展的9個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分別為形成商務發展新機制;提升流通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水平;促進消費結構轉型升級;實施優進優出戰略;完善跨境投資布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區域協同開放;深化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國際經貿關系和統籌對外開放和經濟安全。
上述九大重點舉措,每一項都包括了具體的重點工程項目,共有26項重大工程項目。
例如,商務發展新機制的重點工程項目就包括推進上海、天津、福建、廣東四大自貿區建設,同時研究擴大自由貿易區試點。實施優進優出戰略則提出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和促進服務貿易的創新發展。
完善跨境投資布局要求促進國家級經開區的創新發展。區域協同開發提出了京津冀市場一體化建設、長江經濟帶商務引領、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等重點項目。
上述綜合司負責人指出,重大工程項目圍繞促發展和補短板,主要強化的是對體制機制、現代流通發展、強化消費升級等6個方面目前任務的支撐,重大政策則更加注重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突出簡政放權、放寬市場準入等措施,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內生動力。
此外,《規劃》著眼于推進商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實施流通升級、外貿優進優出、國內外市場一體化三大新戰略及相關任務舉措。
對此,趙萍指出,從優進優出的角度來看,外貿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是要與產業政策相結合來促進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加大市場營銷力度、培育知名品牌。在各個行業交叉領域運用互聯網思維來創造新產品新服務從而產生新品牌,給予消費者新的選擇,才能刺激國外市場的新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