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私有化之后的重組和救贖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7月18日下午4時,百麗結束了在港股市場的交易。等待它的,將是私有化之后的重組和救贖。
被譽為“鞋王”的百麗倦了。7月17日,百麗國際CEO盛百椒表示,有關私有化方案已通過,原百麗董事長鄧耀和CEO盛百椒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預計在本月27日撤銷港股上市地位,而股份最后交易日為今日下午4時。至于是否回歸A股尚不明朗。最高峰時,百麗市值曾接近1500億港幣,為港股零售相關上市企業的翹楚。截止收盤,百麗市值為526億港幣。從2007年上市到2017年退市,恰好十年。
從港股退市,意味著從去年開始傳出的收購、私有化塵埃落定,長達26年的“鄧盛配”分道揚鑣。4月28日,百麗公布了私有化方案,發起收購的要約方分別是高瓴集團、鼎暉投資以及百麗的執行董事于武和盛放組成的財團。要約方將以協議安排的方式收購百麗國際全部已發行股份,建議收購總價531億港元,是港交所歷史上金額最大的私有化交易。
靠著“香港品牌、內地生產”優勢,大規模進入內地鋪貨的百麗,在國產女鞋的黃金時代,是國內零售行業的巨無霸企業。因為近年來的業績不振,不得不委身賤賣。百麗經歷的風雨可以說是中國零售行業的縮影。

2007年,盛百椒(右)與鄧耀慶祝上市
百貨商場一樓的女鞋專柜,是百麗的起點。百麗最初做的是女鞋品牌代理,是時尚品牌Bata、CAT、Clarks、美國都市休閑品牌Dockers、Levis以及運動品牌Nike等在華的主要代理商。對品牌認識積累多年后,百麗開始大力收購品牌并開始自創品牌,形成了超級品牌矩陣,旗下擁有百麗、思加圖、真美詩、天美意、他她等多個主打時尚真皮女鞋的品牌,牢牢占據百貨商場一樓的絕大多數地盤,在內地開始長時間的壟斷式經營。無論是白領麗人還是在校學生,鞋柜中大多有一雙“百麗鞋”。
然而,市場風向變了,消費者的喜好也不一樣了,年輕、平價、設計多變的快時尚成了關鍵。堅持品質和高定價、主攻百貨商場的百麗在購物中心快時尚品牌和線上電商女鞋面前敗下陣來。
從2013年開始,百麗曾引以為傲的鞋類業務開始給集團拖后腿,傳出同店銷售下滑等問題。事實上,不僅老大百麗,整個女鞋行業都陷入危機,由于設計同質化、物流鏈條過長、運營成本太高,百麗、星期六、哈森等多個鞋類品牌同店銷售持續下滑并出現關店現象。從去年開始,百麗出現關店潮,平均每天關店3家。
在2010~2012年期間,也就是危機明顯爆發的前夕,百麗幾乎都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開店,兩年之內店鋪數就從8312超過了1.2萬。在2011年的一段時間,百麗平均每天都會新開2~3家店鋪。到2011年時,百麗的營收達到了289億,凈利達到了42億,壟斷意味著定價權,到2011/2012財年止,百麗的毛利率一路走高至57.2%。

百麗曾經的經典女鞋
面對危機,百麗曾試圖轉移焦點,發力新品類,也確實得到短暫的喘息機會。2013年,百麗先后收購日本服裝零售商巴羅克、意大利品牌藍諾、國內高端男鞋品牌龍浩天地。2014年開始,借助渠道優勢,成為國內最大的運動品牌代理經銷商,也因為運動市場的回轉,為百麗的業績作出了很大貢獻。
百麗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公司實現收入約417.0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2.25%;經營利潤約35.55億元,同比減少15.38%。其中運動、服飾業務的收入由197.16億元,增長了15.4%至227.46億元。運動、服飾業務增長,主要是由于同店銷售增長及零售店鋪網點繼續有所增加。
然而,這些“小打小鬧”并沒能從長遠上挽救業績不斷下滑的百麗,也沒能改變消費者對百麗的刻板印象。過去兩年,百麗的股價跌幅高達26%,遠落后于同期恒指4.20%的增幅。一個企業的過去影響著它的未來。曾經的資源成為轉型的掣肘,盛百椒也承認百麗轉型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曾經的運營方式和品牌形象。
首當其沖的就是渠道。百貨業過得很不好,面臨著轉型,國外知名的梅西百貨和馬莎百貨,要么關店,要么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快時尚和食品行業,國內的王府井、新世界和大洋百貨也都在進行品牌升級改造,在一樓入駐更受年輕人歡迎的美妝品牌,增加寵物、餐飲等品類,提供更多元的服務,創造更好的購物體驗。
{page_break}這些努力卻抵不上物流便利的電商和體驗更佳的購物中心。百麗也曾嘗試開拓線上渠道,卻仍然遵循著傳統重物流重運營的思維。2012年,百麗曾投入20億元大力發展電商優購,還一度線上壟斷百麗自主品牌,切斷其他電商貨源。同時,引入前京東商城副總裁徐雷和凡客誠品副總裁張小軍加入優購網的管理團隊,分別出任優購網CMO和COO。同時,優購自建倉庫,并以大區身份參加訂貨會,分享百麗供應鏈的補貨機制。但一年之后,徐雷和張小軍就先后離職。

百麗推出的時尚款式
盛百椒也承認,購物中心運營成本太高,百麗沒有那么大的財力和精力去做,于是選擇更快、更新的電商,卻發現線上渠道同樣需要很大的投資,何況,線上渠道發展再好,亦無法彌補線下業務,且線上線下完全是兩個客戶群,價格、產品均不同,未來有待同步后,才會成功。
時尚度和性價比是百麗衰落的最重要原因。快時尚和電商品牌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就能成長起來,就在于其成本的低廉。而百麗由于運營模式過重,加上追求中高端的品牌定位,價格相對于這些更年輕的品牌而言,性價比低很多。何況,女性時尚產品迭代迅速,不少年輕消費者不是將品質放在第一位,而是款式設計,百麗的設計明顯落后于年輕品牌,并不出挑。
沉重的包袱和過重的模式讓百麗行動變得遲緩,對市場風向的轉變和消費者品味的變化雖有察覺卻難以迅速做出反應。盛百椒也在采訪中表示,很多時候百麗都預判到消費者對鞋類產品品味發生變化,作出了一定轉變,但對于其他一些變化,雖然有點認識,但是未能準確預判。他坦言,或者當時被現有利益有所束縛,沒敢轉型,因為一旦進行重大轉型,勢必對當期利潤造成重大壓力,令股東受損。
退市之后,百麗是否能輕裝上路?畢竟,它在中國零售圈的資源網絡和品牌管理實力仍然不容小覷。去掉上市公司的各種限制后,百麗的管理層更能推進百麗的轉型。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