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元能否從中國制造升級中國創造成功轉型?
有市場分析人士提出,按照“微笑曲線”的理論:
“迫切需要具有一定能力和優勢的代工企業實現由產業鏈低端向產業鏈高端的轉變,由制造環節向產品設計、品牌營銷環節的轉變,由貼牌生產向自主創新、自主品牌的轉變。”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日前,耐克、阿迪品牌運動鞋生產代工廠商裕元集團,分別公布了近兩個月的綜合經營收益凈額(相當于去除銷售折扣和退貨后的總銷售額),其中8月錄得7.61億美元、9月錄得7.67億美元,前九個月累計綜合收益凈額達67.1億美元,按年升6.7%。
裕元集團旗下分銷商寶勝國際(3813.HK)也一同公布9月的綜合收益凈額,達15.71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0%,前九個月綜合累計經營收益凈額138.67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4%。
受到業績鼓勵,裕元集團當日股價上升2.64%,報31.1元;成交約48萬股,涉資1482萬元,主動買盤78%。寶勝國際當日股價上升4.7%,報1.56元;成交約339萬股,涉資513萬元,主動買盤98%。截至目前,裕元集團股價未有變化,但寶勝國際略有下滑,至1.47港元。
裕元集團母公司是臺灣蔡其瑞家族于上世紀60年代末創立的寶成工業(1990年臺灣上市)。寶成從臺灣西部的鹿港小鎮發家,起初只是加工雨鞋、拖鞋的小作坊,后來逐步壯大。
據悉,裕元集團上半年零售業務上漲15%。目前在中國已經設有5464個直營柜位或店鋪,以及3036家由分銷商經營的店鋪。但在整體上,代工業務仍然占據3/4的總營業額。
得益于大陸改革開放政策,裕元集團接連收到耐克、阿迪的大額訂單,從此便扶搖直上。現在,裕元集團已是全球最大的運動鞋生產商。2012年蔡其瑞退居二線,將寶成、裕元交給了女兒蔡佩君。
寶勝國際原為裕元集團旗下的零售業務,于2008年被分拆獨立上市。但獨立后的寶勝國際很快就在2012年遭遇國內體育用品市場的寒冬。彼時,安踏、李寧等國產品牌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對于當時還有其代工業務的寶勝國際打擊沉重。2013年,已虧損兩億的寶勝國際將制鞋業務轉讓給控股公司裕元集團。
回顧寶勝國際2017年中期業績,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一方面,由于同店銷售增長、新開設店鋪貢獻營業收入以及新增線上渠道,寶勝國際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4.5%至95.15億元人民幣;另一方面,寶勝國際凈利潤同比下滑19.6%至2.99億元,這也是其近三年來首次出現中期利潤下滑的現象。
截至2017年6月30日,寶勝國際在國內共有5464間直營店及3036間加盟店。其中運營多運動品牌連鎖店YYSPORTS勝道運動城,約100家。
專注于代工的裕元集團,在鞋類零售上也有不俗表現。
據悉,裕元集團上半年零售業務上漲15%。目前在中國已經設有5464個直營柜位或店鋪,以及3036家由分銷商經營的店鋪。但在整體上,代工業務仍然占據3/4的總營業額。據其中期財報,公司2017年上半年營收44.48億美元,同比增加3.91%;凈利潤2.59億美元,同比增加3.95%。而主要代工耐克、阿迪運動服的申洲國際今年中期收入約合13億美元。
但申洲國際、裕元集團等企業一時還難以避免“代工者”的宿命。據裕元集團的官方數據,其在越南、印尼地區的產能已遠遠超過中國工廠。用低廉的勞動力、貼高端的品牌,是代工企業的生存法寶,也是他們在制造業環節中面臨的兩座大山。
代工企業逐水草而居,哪里勞動力便宜就會把就業崗位帶到哪里去。其實在這個產能轉移路線的背后,有耐克、阿迪達斯這些巨頭在產業鏈上游的把控,“訂單”就是他們操控勞動力就業崗位流動的“遙控器”。

“微笑曲線”圖
因此有市場分析人士提出,按照“微笑曲線”的理論:
“迫切需要具有一定能力和優勢的代工企業實現由產業鏈低端向產業鏈高端的轉變,由制造環節向產品設計、品牌營銷環節的轉變,由貼牌生產向自主創新、自主品牌的轉變。”
另外,裕元集團附屬企業鷹美控股有限公司(2368.HK)股價也收益于裕元近期業績利好而小幅爬升,達4.08港元。
鷹美主要為Nike、The North Face及Puma等品牌生產田徑服、運動褲、衛衣T恤等品類服飾,集團由鐘育升在1993年創辦,其本人也在2002年起出任鷹美董事會主席。集團現任執行董事陳芳美也曾在裕元集團母公司寶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高管。鷹美產品主要銷售到亞太區如中國﹑日本﹑南韓﹑香港﹑澳洲。據稱,鷹美還將開發歐美市場。
鷹美此前表示,在擴充產能和優化營銷的基礎上,其產品的平均銷售單價實現增長,進而帶動了收入增加。據鷹美去年度財報顯示,公司期內營業收入17.58億港元,同比增長14.5%;凈利潤1.55億元,同比增長23.97%。鷹美股票自6月初以來,也走出一波上漲行情,期間累計漲幅達23%。截至生態圈記者發稿,鷹美股價報收4.04港元,公司市值20億港元。
因此,對于代工廠而言,雖然目前盈利能力甚佳,但也需要把目光放的長遠一些,如果能實現由產業鏈低端向產業鏈高端的轉變,由制造環節向產品設計、品牌營銷環節的轉變,由貼牌生產向自主創新、自主品牌的轉變,對于中國體育產業而言,無疑會有更好的助推作用。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