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鞋企業在越南能否堅持到最后?
各方集中對越南經濟會診期間,中國銀行胡志明市分行行長王慶波曾于6月4日-9日進行了一個調查,問24家在越中資企業“當初是沖著什么來越南的”?
答案集中在八個方面,分別是:穩定的政局、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運交通、豐富的資源、較為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優惠的稅收政策、享受WTO優惠條件避開貿易壁壘、中國調整產業結構,以及向東盟其他國家發展的橋頭堡。
如今,成為中國制造業轉移洼地的越南,其經濟洼地效應能保持多久,也取決于上述的八個方面是否有根本性的變化。
然而,形勢急轉直下,隨著越南給外來投資開出的優惠政策在逐漸減少,勞動力成本也不再那么便宜,經常出現工人罷工的情況,借這次動蕩的機會,投資人不得不會重新審視具體的項目……
距離越南國慶日(9月2日)尚有三個多月的時間,越南金融動蕩之波是否能止息?越南的產業是重新洗牌,還是骨牌效應直接推倒重來?受匯率和通脹雙重影響的中資、臺資企業,在越南能否堅持到最后?
無論如何,對以利潤為故鄉的企業來說,在越南金融動蕩的暴風眼中,怎能不動聲色?
“今天的越南令人聯想起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系主任陸軍說。
越南金融市場動蕩的沖擊波,無遠弗界。
像格蘭仕、力帆和新希望等一些布局越南的中資企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均表示了對越南金融市場動蕩的擔憂。他們有的開始動搖進軍越南的計劃,有的準備暫時擱置投產計劃,有的則準備縮減產能。
湖北宜化6月12日就在公告中露出“去意”——“2005年決定在越南投資設立越南華越化工有限公司,擬進行尿素等化肥產品的制造與銷售,鑒于越南出現的經濟波動,公司暫時撤回了在越南的工作人員,僅聘請一名翻譯進行該項目的聯絡工作。”
陸軍認為,越南金融市場動蕩,對在當地投資的企業有一定影響,但這種動蕩局面是否仍會不斷持續深化,值得進一步觀察。“珠三角不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如制衣廠等,尤其是港資臺資企業,把越南當作產業轉移的理想之地,如今可能會暫停腳步。”
然而,受沖擊的不僅僅是內地企業。臺灣企業可能是這次越南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者。因為“最深入”,所以“最受傷”。最早登陸于珠江三角洲的傳統產業臺商,從1998年就開始向越南遷徙。截至2007年4月22日的官方統計,臺商對越南的投資額,登記資本額已達83.53億美元,僅次于對中國內地的投資。
從“吃飽沒”到“被罷工了嗎”
越南曾被臺商稱為“臺商在中國內地投資的備胎”,特別是近兩年來,臺商對越南與中國內地投資出現極大反差,對大陸投資增長放慢,而對越南投資大幅增長。據越南政府的官方統計,臺商對越南的投資在2005年超過新加坡上升到第一位,累計投資金額為80億美元,投資項目超過3000個。
臺塑、統一、寶成、慶豐、大亞、中興紡織、“中國石油”、三陽機車、味丹、臺紙、臺南紡織、豐泰、永豐余、東元等一批大企業在越南有大量投資。其中,越南成為臺塑集團繼美國與中國大陸之后海外第三大投資重地,投資總額累計超過10億美元,接近在大陸石化業投資的13億美元。
“自2000年我在這里設廠以來,已碰到近20次的罷工,平均一年超過兩次。有5次是整個工廠全部罷工。”位于越南平陽省神浪工業區的一家臺資鞋業老板李先生向本報記者訴苦。
在東莞也設有一間鞋廠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這里(越南)與中國大陸東莞不一樣,罷工如同瘟疫,每年都會大面積爆發。
“因為越南的工資是整個東南亞最低的地方,另外,工業區增長的速度快,投資的企業越來越多,一間比一間大,而工人有限。”李先生說,罷工事件嚴重時生產線被搗毀,連福利社和餐廳都被洗劫一空。
與李先生一道在越南投資玩具廠的王老板對罷工也心有余悸,“那些帶頭罷工的越南工人會阻撓、恐嚇、毆打其他想上工的工人,讓人吃驚的是,前來處理罷工事件的警察甚至教唆、鼓噪罷工的工人。”
一家在越南投資多年的臺商指出,越南盾黑市價格大幅貶值,越南盾的官價雖然維持固定匯率,但已是有價無市。因搶不到美元,必須靠臺灣母公司直接結匯給當地子公司付美元貨款,越南經濟風暴的確令人擔憂。
“2007年底,我們就已經漲過工資了,但是近期又要上漲10%到20%。”李先生憂心忡忡。
王老板則對原材料的漲價痛心疾首,零配件的價格相比3月份,又上漲了40%。
罷工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越南臺商,以臺商最為集中的平陽省為例,大小臺商約有400至600家,80%都有被罷工的痛苦經驗。雖然越南政府在前年制定了罷工法規范罷工,但罷工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
根據臺灣地區越南代表處提供越方統計資料顯示,去年越南全年有400余起罷工,但今年到4月初已達200多次,今年已有130多家臺商受害。罷工潮以胡志明巿以及其附近的平陽、古芝、隆安、西寧、同奈等省最激烈。近年來,讓臺商心驚膽戰的罷工潮不斷出現,令臺商在餐廳見面時的問候語,從“吃飽沒”?變成“被罷工了嗎”?
過去一年越南消費者指數上漲達10%,越南政府雖然調高基本工資15%,但工人還是不滿;最近罷工最大訴求就是“提高加班費”,越南法令規定加班費是正常工資的一倍半,工人們要求增加為兩倍。
目前,胡志明市及周邊地區的基本工資依地區不同分為71萬、79萬及85萬三種等級,臺商基本上跟著基本工資走。而在越南的日、英、美廠家付給工人的薪水,一般較臺商多出30%到40%,所以遭到罷工的情況雖然不是沒有,但在比例上卻比臺商低很多。
臺灣地區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指出,累計今年前五月,越南就有高達280宗罷工事件,且集中在南部胡志明市等臺商與外商集中的地區,直接影響到臺商營運的則有50宗左右。
珠三角企業“踩剎車”?
越南政府在2006年已經把全國外資工廠勞工的最低工資標準提高了25%,2007年又在此基礎上提高了12%,今年1月河內地區又率先提薪13%。但越南官方公布的通貨膨脹率已達到9.5%,同比增長了10%;消費品價格指數也比去年大漲19%,因此不難理解為什么罷工在越南越發普遍。
如果說臺資企業是因為“摳門”而受影響最甚,其他在越南投資設廠的企業卻也難逃此劫。蔓延的罷工潮也把外國制造商卷入越南日益惡化的通膨危機。
6月初,日本松下電器旗下的越南Panasonic通訊公司(PCV),四座河內車間的近1000名工人發動罷工,要求加薪25%以趕上物價漲幅。
過去數月,物價上漲已引燃一連串罷工事件,突顯出成千上萬勞工的憤怒,他們退出農村到河內與胡志明市的新興開發區找事務,卻眼看薪資因食物與燃料價格上漲而大幅縮水。
“這里的情況,國內難以感受”,國內一家大型摩托車配件生產企業駐越南河內分公司的經理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25%的通脹率還未包括糧食、石油及電氣價格可能出現的飛漲,因為越南政府承諾,在6月30日以前會控制這三方面的價格,不出現大幅波動,而6月30日之后,這些商品也將與其他商品一樣,交由市場決定價格。目前,市場上已有價格將會上漲一倍以上的估計,部分越南人開始囤積大米。
但相對大米而言,人們更愿意買、也是更難買的,就是美元——伴隨國內通貨膨脹的,是越南盾在外匯市場上的巨大貶值。
近期,越南盾每天都會貶值5~7個百分點,“這個數字意味著人們拿到越南盾后,要跑著去換美元,速度慢了,手里的錢就會更不值錢了。”該經理形容。由于貶值速度過快,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