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下場“造車”:拜騰能否重回賽道?
因資金鏈斷裂停擺半年的拜騰汽車,終于迎來了轉機。
1月4日,拜騰汽車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加速推進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制造工作,力爭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M-Byte量產。
根據該協議,富士康將提供先進制造技術、運營管理經驗和產業鏈資源,全方位支持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制造。
拜騰聯席CEO丁清芬用“重回賽道”來形容此次與富士康的合作。
事實上,此次合作也可以看作是富士康與拜騰的再續前緣。
早在2015年,富士康就攜手和諧汽車、騰訊簽訂了《互聯網+智能電動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按照3:3:4的出資比例成立河南和諧富騰互聯網加智能電動汽車新能源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并孵化出FMC公司,招攬了包括原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戴雷、原寶馬i8項目負責人畢福康、原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CEO付強等在內的多位職業經理人。
據了解,FMC全資持有知行新能源汽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份,而知行新能源在拜騰汽車中的持股比例為73.33%。但一年后,富士康和騰訊相繼退出。
對于雙方再度合作的具體細節,拜騰汽車并沒有做出更詳細的解答。此前,有報道稱,富士康擬向此前已陷入停擺的造車新勢力拜騰汽車投資2億美元。
“這個消息我們無法回應。”1月5日,拜騰相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盡管雙方都未對投資一事作出回應,但業內認為富士康與拜騰汽車的合作,并不是簡單的業務上的聯手。
“與拜騰合作是我們布局電動汽車領域的重要一環,我們將竭力幫助拜騰M-Byte早日量產,登上世界電動車的舞臺?!备皇靠悼萍技瘓F董事長劉揚偉表示。
根據該協議,富士康將提供先進制造技術、運營管理經驗和產業鏈資源,全方位支持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制造。視覺中國
富士康的造車“野心”
富士康的造車之路可以追溯到15年前。
2005年,富士康以3.7億元的價格買下了臺灣四大汽車線束廠之一的臺灣安泰電業的100%股權,正式涉足電瓶線、影音傳輸線束、倒車雷達及智能設備等車用電子用品的制造。
2010年富士康接下了特斯拉供應鏈的訂單,成為后者中控觸摸屏、連接器和鋰電池的主要供應商;并在2013年成為奔馳、寶馬等豪華品牌的供應商,供應包括車載娛樂設備、汽車電動機械在內的汽車電子設備。
2014年,富士康與北汽新能源共同組建北京恒譽新能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并在電動汽車租賃、分時租賃、電動出租車等業務上展開合作。
而在2016年在放棄和諧富騰后,富士康并沒有就此脫離汽車行業,而是將目光聚焦于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等領域。從2017年開始,富士康在汽車相關和出行領域大量投資,先后投資入股過網約車獨角獸滴滴出行、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以及動力電池獨角獸寧德時代。
2020年1月,富士康傳出了與菲亞特克萊斯勒組建合資企業、生產電動汽車并涉足車聯網業務的消息,重新開啟造車之路。
“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并不明朗,但是現在,智能電動汽車的前景發展已經十分廣闊。對富士康來說,現在是一個進入行業的好的時機?!?月5日,汽車行業獨立分析師張翔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包括互聯網企業、科技企業在內的各個行業都在跨界造車,富士康造車是基于對手機市場的預判并拓展業務領域來平衡風險?!?/p>
事實上,作為全球最大,在研發、制造、供應鏈等領域具有明顯優勢的電子產業科技制造服務商,富士康此舉并非心血來潮。
一直以來,盡管蘋果公司的業務占據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約一半的銷售額,但在全球手機及電子業務的全線下滑,以及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的崛起等因素影響下,富士康逐漸看到了這個業務的天花板。
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業務整體下滑。2019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3.72億部,同比下滑4.7%。
富士康2019年的年度財報顯示,其營收的增長速度已明顯放緩,同比增長率僅為0.82%。2017年時,這一數字還是8%。
安信證券認為,汽車電子產業將成為繼家電、PC和手機之后又一次全產業鏈級別的大發展機遇。當前汽車電子已經進入新一輪技術革新周期,汽車電子滲透率及單車價值量都將會得到大幅提升,市場空間超萬億元。
智能手機的增長天花板觸手可及,同質化、價格戰問題此起彼伏,汽車作為下一個最具前景的智能終端設備,也成為富士康等“跨界者”尋求多元化發展、開拓新的增長點的重要抓手。
“拜騰這家企業基礎不錯,也具備優質的資源,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并且有即將量產的車型,只是因為資金鏈斷裂爆雷,同時,南京政府和一汽等國資背景背書,可行性要高一些。”對于富士康為何選擇拜騰合作,張翔分析指出。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猜測,未來蘋果將研發自己的電動汽車,富士康作為蘋果的御用代工廠,通過投資拜騰汽車,就可以快速地加強自己在電動汽車領域的代工實力,為未來給蘋果以及其他電動汽車品牌提前打下代工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劉揚偉曾在2020年10月16日公開表示:富士康將進軍電動車領域,目標是在5年后搶占10%的電動車市場。
“總體來講,跨界造車的風險還是偏大。雖然到2025年新能源的銷量占比要達到20%,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體量很大,但未來5年之內,車企的數量會精簡到15家到20家,富士康入局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睆埾柽M一步指出。
拜騰能否重回賽道?
值得關注的是,在迎來“白衣騎士”富士康之前,拜騰曾被傳出受資金等問題影響造車業務停擺,再度推遲復工復產計劃。
消息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拜騰停工停產時間將延至2021年6月30日。在此期間,中國區內地員工待崗,不予安排工作。
“其實公司根據現在業務的需求,在做項目人員的安排和調整,但是這一方面它是我們內部的事情,內部是有相關安排,然后也會在適當的時候,與所有的員工進行溝通?!睂τ谕9ね.a的傳聞,前述拜騰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而業內認為,拜騰停工停產或與融資未到位有關。
據了解,成立于2017年的拜騰汽車目前共完成兩輪融資。2017年8月,總部在南京的蘇寧和豐盛產業集團領投了拜騰的2億美元A輪融資;2018年6月,拜騰完成總額達5億美元的B輪融資,主要投資人包括一汽集團、啟迪控股、寧德時代等,累計金額約為84億元,估值介于10億美元到20億美元之間。
2020年6月,因C輪融資遲遲未到位而被迫重組。9月,拜騰旗下盛騰公司成立。據了解,盛騰將以產品研發和電動平臺技術開發為主,而拜騰則將聚焦產品工業化生產和市場銷售等業務,兩者管理交融、業務互為補充。
彼時,業內猜測,盛騰汽車的成立,很可能是拜騰換個身份尋求資本市場的支持,重回造車賽道。
“盛騰接下來會合并到拜騰里面,接下來我們將以一體化的方式來和富士康進行合作。”1月5日,丁清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按照規劃,在與富士康牽手之后,拜騰也在積極尋求新的投資人,并加快M-Byte車型的量產交付。
“拜騰缺資金,也需要引進投資者。”張翔最后指出,“富士康在代工制造、精密制造方面有優勢,但手機的這些工藝能否直接搬到汽車流水線上、實現技術共享,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雙方合作更重要的是富士康給拜騰帶來的資金方面的幫助。”
據了解,目前,按照工業4.0標準設計的拜騰南京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已經完工,沖壓、焊接、涂裝、總裝、電池等先進的工藝設備安裝調試完成,首批試生產車輛已于2020年上半年順利下線,并完成相關安全法規檢測。此外,拜騰已于2020年6月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