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開展志愿者行動,助千余農民工子女圓世博夢想
盡管學校約定7時發車,民辦大別山小學五年級的尹自成和伙伴們不到4時就起了床。“睡不著啦,萬一錯過了怎么行?”在前往目的地——世博園的路上,尹自成的聲音流露出興奮。
作為團市委、市慈善基金會發起的“圓夢世博1+1”行動的首批受益者,昨天,包括尹自成在內的201名外來務工者子女由志愿者陪伴,參觀世博園。他們分別來自楊浦區工農小學、世界小學和浦東新區民辦大別山小學,此前,世博只是他們心中的夢想。而對其中一些世博園區工作者和建設者子弟而言,此番行程更包含著特殊的情愫。
三年級女孩朱夢雪的母親胡群,是6號門售票處的保潔工。因為作息的差異,平時早出晚歸的她很少有時間與女兒共處。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時,女兒便會纏著媽媽講世博園里的故事。“媽媽一直說世博很好看。”朱夢雪說,有時自己還會邊聽邊記下感興趣的細節,尤其是離母親工作地方不遠的中國館,期盼著有朝一日也親眼看一看。得悉昨天女兒要入園參觀,輪休在家的胡群特地趕到園區,為的就是和女兒一起近距離分享世博的快樂。受在中國館外停車場工作的父親影響,8歲的陳雪茹也對中國館情有獨鐘。面對志愿者的詢問,她反復念叨著父親在家告訴她的,“中國館很大很雄偉。”
另一些為世博建設與運行出力的父母們,則沒有給孩子帶去太多直接的影響,因為他們工作太忙,幾乎無暇與孩子交流。“爸爸沒有告訴我他造了什么。”尹自成說,他只知道父親是一名世博建設者,曾經不分晝夜地忙碌。但家中的這一“世博元素”,已足以令其感到自豪。在城市最佳實踐區,看到新鮮的噴霧降溫裝置,他和其他孩子一起興奮地跳躍:“這說不定就是我爸爸建的呢!”
在世博園里尋找到父母的足跡,是這群孩子共同的驕傲。同時,來世博園感知未來的精彩,也為他們提供了“做夢”的舞臺。12歲的呂家印憧憬著將來能駕駛世界上最好的車,上汽通用館令他尤其興奮。問尹自成將來想做什么,這個好動的男孩直說“沒想好”,但頓了一會兒又說:“我要做別人沒做過的事!”
據介紹,此項活動旨在向社會公開招募一名志愿者與一名受助兒童結對看世博。結對后,志愿者可選擇捐獻一張世博門票,或貢獻一天陪伴時間,在承擔自身票款的前提下,陪同受助兒童參觀世博會。該行動將在世博會期間持續進行,預計將使千余名貧困農民工子女受惠。
啟動儀式現場,市慈善基金會還公布了志愿者貢獻陪同時間的報名熱線及門票捐款賬戶。報名熱線:63535991;捐款賬戶開戶名稱: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開戶行:農行上海市黃浦區陸家浜路支行;賬號:033351—00043984343。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