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主宰中國時尚
即將開幕的“空間”的全新名稱,新更名的創意設計展很好地將前三屆的經驗積累起來,成長的速度比預期要快。
其中“凱撒·2010中國時裝創意設計邀請賽(2010CCDC)”更是在行業內產生了充滿振奮感的反響,中國服裝協會和法新時尚國際機構的強強合作是原因之一,更直接的原因,也是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陳大鵬所一直強調的:文化創意是當今中國時尚繼續前行時,首當其沖的推動力。
“2010中國當代時尚創意設計展”較前三屆有一些變化,首先是活動從上海移師到可以集合更多文化創意資源的北京,落戶北京時尚創意前沿陣地——CBD核心區國貿中心,更加突出了“中國當代時尚創意設計展”作為中國“前沿性”時尚活動的引領作用。
今年“中國當代時尚創意設計展”主要分三個板塊,其中,中國時裝設計創意大賽的名稱也將改為中國時裝創意設計邀請賽,陳大鵬說,定名邀請賽更直白地說明,活動將以挖掘邀請參賽為主要方式,希望有鮮明設計才華和創新力的年輕設計師參與。
據介紹,受邀請設計師的構成比例大體是:30%的設計師來自服裝品牌企業,60%來自設計師品牌,另10%為自由設計師。
另兩個板塊,一個是一直延續下來的中國當代時尚創意設計靜態展,包括創意服裝及設計、創意產品及設計、創意平面、空間設計、創意攝影作品以及時尚創意藝術品等品類的展示,2010CCDC上設計師們的作品也將在此次藝術空間精彩呈上。{page_break}
另一個是本屆首次亮相的“2010中國服裝先鋒品牌發布季”,打造以中國服裝協會為主導的中國原創優秀品牌高端發布平臺,擴大行業內優秀企業品牌之間對于文化創意與設計價值提升等方面的交流、借鑒,甚至是合作的空間和機會。
變化和調整都是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使之更完善的改革步驟,但目的和方向始終是一致的,正如陳大鵬所說:說來說去就是做一件事:文化創意。
2010年10月1日,2009CCDC上晉級的設計師,郭培、施杰、Mashama、UmaWang、NancyK,將在中國服裝協會和法新時尚國際機構共同組織下亮相2010巴黎時裝周,成為去年創意設計邀請賽的再度延續。10月底,新一屆創意設計邀請賽即將打響,在此之際,陳大鵬就2010CCDC為點,以團隊赴巴黎為面,談起了諸多關于文化創意的“現實”問題。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出條條大路
中國時尚時裝創意設計邀請賽是中國服裝協會至今做過的唯一一個服裝設計類大賽。協會成立至今,在推動行業發展的過程中,積累的資源完全可以早有賽事,這讓圈內人感到很疑惑:這么多年除了掛名某些賽事外,從未親自舉辦賽事的協會,到如今設計大賽多到有些泛濫的時候,反而要“插足”了。{page_break}
“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從2008年開始我們所面對行業發展的大背景,是決定我們要投身舉辦創意大賽的根本原因,文化創意在行業下一步發展中將起到巨大作用,在這樣一個大環境大背景下,協會有義務而且一定要起到最積極且有效果的支持和推動作用。”陳大鵬說。
時尚行業本身就是以創意為先導的行業,這是陳大鵬在多次講話或訪談中始終強調的一點,這也就不難理解行業協會在這樣一個歷史時期,要以什么樣的方式和態度將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等“軟實力”的東西牢牢扎根于“服裝強國戰略”的每一項實施環節中,此時,以賽事的形式推動當代年輕創意設計先鋒的崛起并為他們的前途鋪路,是恰逢時機的捷徑。
“整個行業現在面臨的是必須要通過軟實力的提升來達到價值創新,從而順利完成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方針,文化創意的作用未來還會更重要,協會就是要在此時舉辦創新力提升的活動,達成引領和倡導的作用。”陳大鵬說。
既如此,就不僅僅是一個大賽的問題,做大賽很容易,而把大賽作為起點,開始一步步為年輕創意先鋒們鋪路,則是協會舉辦大賽的核心本質。
就像陳大鵬所說的,之所以多年來協會謹慎做大賽,就是不能讓活動做得太多太空,做大賽重要的是要為參賽者們今后的產品或創意能夠實際“落地”著想,而中國時尚創意設計邀請賽經過3年磨合,條條大路正通向理想目標。
“兩條落地途徑,一條在國內,入圍設計師在每年CHIC期間,專門為他們開設了展示專區進行強有力的推廣,另一條在國際上,獲獎設計師亮相巴黎時裝周,與國際買手和國際媒體交流合作,達到他們在國際商貿上的落地計劃。”陳大鵬說。
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是國內最權威最專業也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服裝展會,能在CHIC上專設推廣宣傳展區,一方面加強了整個行業對創意設計概念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推廣,更重要的是,CHIC在商貿服務平臺的層面上與終端掛鉤,也為這些年輕設計師與國內企業、投資商或其他合作者的交流合作順利打開了各種市場渠道。{page_break}
參加巴黎時裝周,與以往中國設計師走上巴黎時尚秀臺有很大區別,應該是說,在此基礎上,更加強了“商貿合作”的務實內容。
走進巴黎與國際買手親密接觸
“為什么會選擇落地巴黎?”陳大鵬問出了記者們想問的問題,“自從2005年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與法國高級時裝公會簽署了一份協議,推動兩國行業內的交流合作,推動中國設計師力量的成長以來,法國高級時裝公會通過這些年對中國時尚的了解與交流,合作的方式和頻率一定是日益緊密深入。”
5年間,法國高級時裝公會主席戈巴克在中法兩地時尚產業資源交流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此次服裝協會主辦的創意設計大賽能夠在國際上實現落地,也是法國高級時裝公會與中國服裝協會緊密合作,落戶巴黎時裝周的官方活動之一。
2009時尚創意空間——CCDC晉級的5位設計師和來自中國當代“跨界創意”的優秀作品,在巴黎時裝周期間打開“當代中國創意SHOWROOM”的秀門,迎接國際專業買手、貿易公司代表及國際媒體的光臨“檢驗”。
可以說,這次活動是繼2006年吉芬、2007年例外登上巴黎時尚秀臺之后,巴黎時裝周上最為轟動的重要的中國時尚活動,也是中國年輕設計創意力量在中國服裝協會推動下,通過另一種方式走入國際時尚市場的全新嘗試。{page_break}
多年來,曾經嘗試走出國門的中國服裝品牌,有成功的,但客觀地說,大多數第一次“出境”的經歷相當苦澀,尤其是試圖在法國、意大利、美國或日本等時尚大國開店的品牌,幾乎全部鎩羽而歸。
“時間是一個問題,我們的品牌在國際化戰略中,團隊建設和應對歐美市場不同商業形態和模式的把握需要磨練,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要在國際上堅持下來需要非常堅毅的力量,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陳大鵬在分析中國品牌的國際化之路時說。
事實上,無論作為協會、媒體還是品牌,都急切地希望政府能對中國時尚品牌的國際化戰略給予大力支持。中國時尚品牌走向國際,其共同的身份就是“中國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的形象,也是對中國時尚產業發展狀況在國際領域內的表達和展示。
因此,對于這些勇闖時尚尖峰的優秀品牌,政府推一把,他們面對的艱辛和困難就會少一些,國際化道路也會順暢一些,中國時尚與國際前沿時尚的差距縮短的機會自然也就多一些。
無論如何,如今中國品牌到歐美時尚市場開店是有一定局限和相當難度的,需要時間、財力和軟實力共同積累和提升,所以,此次協會率“創意設計團”換一種方式出征國際市場,就是考慮到了現實情況,“設計”了一套“穩重取勝”的落地良策。
“我們不是要到國際上開店,而是國際買手和貿易公司來買設計師的產品,有創意設計水準的品牌或設計師產品進入歐洲市場,我認為是非常有前景的。我們組織他們到巴黎直接面對全世界的商家買手,把符合不同類型、不同品味的品牌零距離介紹出去,這是一次非常好的嘗試,而且,我能感覺到我們這些設計師的作品,應該可以在國際上受到關注。”陳大鵬說。{page_break}
“SHOWROOM”的想法,應該來自于德國杜塞爾多夫FASHIONHOUSE的啟發,陳大鵬剛剛去過那里,感慨很深,曾經享譽國際時尚界的杜塞爾多夫CPD服裝展,在上世紀90年代幾乎是世界時尚展會的老大,而現在規模已縮水到4萬平米,落寞難當。
在陳大鵬看來,如今甚囂塵上的FASHIONHOUSE正是CPD的殺手,歐洲買家因為時尚在發展速度上的變化,一年兩季的發布慢慢變成一年4季甚至更多,因此,品牌與商家之間的交流變得頻繁而深入,這是CPD無法滿足的,于是,大量品牌進入FASHIONHOUSE,根據不同的形式展現不同的主題,最重要的是品牌在系統化的全新商業模式中,不斷變化產品主題展示和新產品展示,吸引商業買手光臨的頻率。
“SHOWROOM”是不是會成為巴黎的中國版FASHIONHOUSE?抑或,這樣一種更為現實的“國際落地”模式是否為將來中國品牌在歐美成功開店鋪好一條循序漸進的發展之路?陳大鵬坦言要一步步來,“現在最重要的是清晰傳達中國時尚對于文化創意的絕對重視,對年輕設計師創新能力的挖掘提升,以及逐步取得在國際上的認可,逐步達到更多實質性的落地合作,是我們目前要做的。”{page_break}
如今,買手店模式已經興起于國內,從幾年前香港興起的品牌集合店I.T到國內集合了年輕設計師作品的品牌店NANCYKO等等,相似的思維和運作模式,都為此次赴巴黎與國際買手接觸洽談的設計師提供了值得參考借鑒的案例,使他們不至于因商業模式的陌生而產生交流障礙。
當然,以陳大鵬的話說,最重要的是在設計創意過程中,找到當代與傳統、世界與民族等等相對作用力的契合點,并和諧實施到自己品牌的產品當中,好的有特色的產品才是吸引國際買手的重中之重。
“我個人認為此次巴黎行,應該會獲得好評。”訪談結束時,陳大鵬微笑地一語總結,語氣很謙和,態度很自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