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八載 SPINEXPO即將邁向新啟程
——專訪SPINEXPO國際流行紗線展創始人兼經營者Karine Van Tassel女士
自首屆SPINEXPO國際流行紗線展于2003年3月開展以來,創始人兼經營者Karine Van Tassel女士,一直致力于為纖維、紗線、針織品和針織面料以及創意趨勢發展提供最具國際性,且創意豐富的展示平臺,并將國際上推出的最全面、精挑細選的產品介紹給亞洲市場。
從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到浦東展覽館,大家共同見證了SPINEXPO國際流行紗線展一次又一次的成長和發展。2011年9月份的第十八屆上海國際流行紗線展將遷移到一個時尚的現代藝術博物館——世博主題館,新的位置將所有的參展商聚集在同一個樓層,奇幻的和現代的設置將進一步增進SPINEXPO國際流行紗線展的美譽度。SPINEXPO,將在這里開啟另一個嶄新的啟程!
Q: 請問您是如何有了創辦SPINEXPO國際流行紗線展的想法的?
A: 作為上海國際流行紗線展和紐約國際流行紗線展的創辦者,我只是始終緊跟國際時尚界的潮流而已。當我剛步入紡織品行業時,那時都是高級時裝品牌引領時尚潮流的。一開始我為葛蕾女士(Madame Grès)工作,負責開發其成衣系列;隨后進入愛馬仕(Hermès)擔任生產部門負責人。隨著新一代創意者的崛起,我轉而進入Marithé & François Girbaud,之后又分別為卡夏爾(Cacharel)和喬治雷克( Georges Rech)等品牌工作。當紡織品創新在面料上開始展現出活力時,我順應潮流進入多美(Dormeuil)擔任女裝面料部負責人,后又來到Chargeurs集團出任負責宣傳企業形象的營銷主管,同時監管集團下屬織造子公司所有女裝部門的產品。{page_break}
無論是從高級時裝到設計師,到領先品牌,還是面料開發,接下來的一切又回到最初的原點:即纖維和紗線。我決定要更近一步靠近紡織產業鏈的源頭,同時更多的關注我之前職業生涯重點投入的亞洲市場。于是我開始在亞洲各國針對法國國際紗線展(EXPOFIL)和意大利國際紗線展(FILO)進行了一項市場調查,最后在香港推出了纖維與紗線展(FILASIA)。后來我將原本由我主辦的纖維與紗線展(FILASIA)賣給了意大利棉和亞麻紡織協會,我曾參與該協會在中國進行的一項大型市場調查,這份調查在很早就表明了中國在紡織品消費和創新上蘊藏著巨大的潛力。盡管我自己滿懷信心,但很難說服我公司的總部在中國舉辦這類展會,所以我決定自己獨立操作,SPINEXPO國際紗線展就是這樣應運而生了。
Q: 您能簡要的回顧一下SPINEXPO國際流行紗線展的發展歷史嗎?
A: 最初,該展會旨在給歐洲紡紗企業和亞洲或美國西岸的針織及梭織面料生產廠家搭建市場溝通的橋梁,所以前來參展的大部分展商都是歐洲和日本企業,還有一小部分來自韓國和臺灣。由于展會的目標受眾是擁有季節性新品且具有雄厚研發實力的中高端企業,在第一屆SPINEXPO上幾乎看不到中國本地展商的身影。但沒過多久,中國本地的一些大型集團也開始參展,我們努力推動他們在改進其展示方式的同時多元化其展品,就這樣,一次激動人心的旅程就此揭開了序幕——這些企業借助展會的平臺生產推出了越來越優質的新品。與此同時,歐洲的紡紗廠正面臨著全球市場結構重組,于是我們的展會成為了建立合作與組建合資企業的平臺,參展的歐洲和亞洲企業的數量開始有了扭轉,SPINEXPO變得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豐富有趣。我們的團隊伴隨著展會的發展一路走來,市場營銷和時尚展示成為我們優先考慮的重點。
Q: 您認為國際流行紗線展成功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A: 在我看來,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們能夠靈活地應對瞬息萬變的全球局勢。盡管經歷了SARS,911恐怖襲擊,乃至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在全球劇烈動蕩的背景下,我們依然穩步前行。 社會學上的變革決定著紡織品的發展趨勢。SPINEXPO的管理團隊是由一群致力于紡織品發展的專家組成,我們并不以追求盈利為目的。因此,這使我們能拋開約束,突破思維,不斷調整和適應市場,盡可能面面俱到地滿足參展商和觀眾的需求。
我們與參展企業有著非常緊密的合作。這使得我們十分了解他們的產品及生產線、企業戰略,知道他們面臨著哪些問題、具備哪些技能和他們的優缺點。同時,我們也深知觀眾的需求和期望。我們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曾經作為展商參加過各類展會或作為觀眾參觀展會。我們能夠預見到展商和觀眾雙方的期許,提供滿足他們期望的服務和展品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事情。我們并不擔心參展商和觀眾數量的多寡,我們更關注他們的質量和專業程度。SPINEXPO是一個以商業為導向的貿易展。我們以極大的熱忱和激情投入SPINEXPO中:是展會引領著我們前行,而不是我們引領展會。{page_break}
我們的合作對象涵蓋業內所有類型的企業:包括機械生產廠家和軟件設計師,他們通過舉辦研討會來展示開發的成果,以直觀生動的形式向觀眾介紹未來的新技術;纖維推廣企業和生產商,他們與我們有著同樣的關注點,不斷研發更優質的產品,推出環保產品和富有創新的終端產品來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來自紡織高校的師生們,他們為這一行業注入嶄新的思想和活力;針織品設計師和制造廠商,他們把紡紗企業生產出的紗線搖身變為有吸引力的流行產品;當然,至于紡紗企業則本身就和我們有著眾多的共同利益點。我們很自豪能夠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實驗場”,在這里我們不僅展示針織品,還包括機織面料、 配件乃至家庭用品等一切可以用紗線制成的產品。數量之多,不勝枚舉。當然,流行趨勢始終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Q: 如今,國際流行紗線展在觀眾和參展商上已步入了成熟的發展階段。作為主辦者,如何吸引更多有代表性的展商,使SPINEXPO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同時為確保展商質量,如何對申請的展商進行資格審查?
A: 如今我們并未看到歐洲或日本有新企業誕生,事實恰恰相反。中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這里的紡織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不斷壯大。歐洲和日本企業在經過重組后,轉而生產富有特色的高端紡織纖維與紗線。這類企業更多的是面向需求量較為平均的高精尖市場,而中國的紡紗企業偏重休閑類產品,他們的技術含量和創意度相對較低,旨在以高品質、高產量取勝。 在當今的全球市場上,世界不同的地方具備不同的技能優勢:由此呈現豐富多彩的國際化特色,這也是SPINEXPO從創立之初就訂下的愿景。目前還有許多合資企業和商業合作關系在不斷建立起來,有些參展商消失了蹤影,有些進行了重組,而大部分展商則定期更新和改良自己的產品系列。
我們并沒有采取程式化的檢驗過程,但我們會走訪參展企業的工廠,查看他們的產品,并在展會的流行趨勢展示區中采用他們的紗線來制成樣卡、服裝、機織面料和配件。我們對參展企業的產品質量了然于胸,就這一點上絲毫不亞于終端用戶。
Q: 在全球原料價格日益攀升的大背景下,國際流行紗線展在整個產業鏈中起著一個怎樣的作用?
A: 和擁有產品,且需要為其品牌或客戶提供價格合理、又有獨創性的服裝的展商和觀眾一樣,我們大家都需要突破思維,集思廣益,應對新的挑戰。我們相信,只有碰過釘子,才能催生真正有顛覆性的好創意:比如我們如何融合、使用和重新打造某種產品,使之更契合終端產品的銷售需求。于是我們回到紡織過程的源頭,從市場可以接受的價位入手,并設法拋開原料成本達到這一目標。輕巧,有層次感,混紡…, 這些都是可行的解決之道。
Q: 您對國際流行紗線展有何發展規劃?
A: 在上海,眼下我們最大的問題是現有展館的空間不夠,這倒不是說我們迫切要擴大展商數量,而是希望參展商和展品都能真正實現多元化發展。有越來越多的買家在展會上對針織品生產商和設計師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同時,不斷有生產廠家或設計師向我們反映希望能通過展會的平臺展出他們的高端產品和非凡創意,所以我們決定把舉辦場地遷往世博主題館,在那里我們可以把所有展商都聚集在一個展示會場里,增加更多的展位,有更多的空間來展示紗線的潮流趨勢。我們將在2011年9月遷入新展館。同時我們還計劃舉辦更多的時尚專題研討會,尤其是為參展企業在紗線方面有合作關系的設計師團隊,傾聽他們對流行趨勢的解析。我們還希望更多地邀請機械生產商、纖維開發商和推廣企業來舉辦專題研討會,更多地介紹技術方面的創新。此外,作為面向展商提供的特別服務,我們希望能安排時間舉辦下一季趨勢及色彩動向演示會,可能選在展商入場當天舉行。{page_break}
至于SPINEXPO在其他國家的發展,我們在紐約也已經啟動,專門面向美洲大陸(北美、中美和南美)。之所以這么做出于一個目的:美國與亞洲的行業聯系很密切,而且如今的客戶群已不再局限于美國的大品牌,中美和南美的潛在買家數量也在日益擴大。在此之前美國沒有專門的紗線展會,所以我們看到了國際流行紗線展的潛力所在。盡管有部分展商希望到其他地方增辦SPINEXPO,但我們認為眼下還沒有這樣的必要。我們并不是在這一領域里復制以往的成功經驗,借展會的名義建立新的業務來輕松地贏利。我們希望展會能夠保持長久的生命力,通過實質性的成果向展商們證明他們為此投入的資金是值得的。現在,我想我們應設法吸引更多歐洲的觀眾前來SPINEXPO上海國際流行紗線展和紐約國際流行紗線展,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增辦展會。不過,如果全球趨勢顯示這么做是有必要的話,我們也會毫不猶豫地跟隨其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