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交會看紡織服裝企業如何應對"量跌價低"的歐美市場
時至年末,本應迎來新一年采購旺季的紡織服裝市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究竟還有哪幾張牌可以打?
歐美市場冷風過境
“剛需在下降,這個是最可怕的。匯率波動、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成本上升這些都可以靠市場需求來消化。但是,一旦需求都減少,這下就恐怖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工廠不開工的主要原因是匯率波動大、利潤薄,所以不想接單。而現在卻是無單可接!”對于歐美市場近一年的變化,眾多紡織服裝外貿企業都有著相似的感受。歐美債務危機拖累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加之失業率攀升,通貨膨脹壓力加大,消費者將錢包看得越來越緊,這使得歐美客商不得不縮減采購計劃。在不久前閉幕的廣交會上,訂單減少、價格壓低已成為歐美紡織服裝市場的共性特征。
“這次參展最明顯的感受是客流量不如以往,一些美國市場的大客戶都沒有來,反而來自巴西、俄羅斯、土耳其等國的客戶多了起來。”珠海威絲曼服飾有限公司ODM事業部G廠業務主管熊維維告訴記者。在此次廣交會上,威絲曼的兩個展位上展出了近200件新開發的毛衫產品,公司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外商的目光。不過,即便有歐美客商因此駐足洽談,熊維維團隊的銷售人員卻還是興奮不起來,“新結識的美國客商也有,但他們給出的報價比較低,談來談去利潤也高不到哪兒去。”熊維維說。
當記者致電浙江省寧波市的一家拉鏈企業時,該公司的市場經理王先生坦言,“今年的業務比去年確實淡了不少,訂單量大概只有去年同期的70%。”盡管大多數企業都不愿談及,但相比去年,出口訂單下降已成為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我們公司還算好的,一些專做歐美市場的同行訂單量已經不足去年的1/10,工廠基本處于維持狀態。”王先生說。
新產品線創出“利潤牌”
出口歐美市場的嚴峻形勢自不待言,而同樣是剛剛參加完廣交會的廣東絲綢紡織集團對外貿易部趙部長認為,當前形勢下,企業不應只是埋怨大環境,最應當做的是及時、準確地進行市場判斷,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在“量跌價低”的不利形勢下創造利潤。“即使是訂單量下降,但需求終歸還是有的,最重要的是看你怎么做這個市場。”趙部長說,“現在做歐美市場確實得轉變思路。與東南亞國家相比,我們的成本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了,對于企業自身而言,應該想想怎么做才能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
去年的這個時候,棉價大幅上漲威脅到了許多出口針織手套、帽子和圍巾等微利產品的企業的利益。“像我們這樣的企業根本消化不了太大的成本壓力,棉價漲幅一達到20%~30%,5元一副的手套基本也就無利可圖了。”某家針織企業的銷售代表介紹說,為了緩解棉價上漲的成本壓力,從去年年底開始,公司就開始擴充產品線,增加除棉質產品以外的滌綸、人造棉的產品比重。他說:“我們這次參展的色織圍巾市場反響挺火暴的,經線滌綸、緯線人造棉在經過拉絨處理后,手感比較好。歐美客商也很喜歡,訂單量還算不錯。”但他擔心地表示,“現在棉價落下來了,那些只做棉質產品的企業不知道要頂著多大的壓力銷售高價棉紗織成的圍巾和手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