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將實施積極的進口促進戰略
日前,“2011中國先進技術裝備進口論壇”在深圳召開,圍繞實施積極的機電產品進口促進戰略、擴大先進技術裝備進口、推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內容進行研討。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產業司負責人就論壇主旨內容做了進一步闡述。
機電產品進出口占我國外貿總量的60%左右,增量的70%,是我國對外世貿組織10年來,機電產品進口額從1980年的56.5億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6603億美元,增長了116倍,占全國外貿進口的比重由28.2%提高到47.3%,提高近20個百分點。目前機電產品進口市場已擴展到202個國家和地區。今后5年,中國進口總規模有望超過8萬億美元,機電產品進口預計將達到4萬億美元左右。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國對外開放進入由出口為主向進口和出口并重、由吸收外資為主向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由注重數量向注重質量轉變的新階段。商務部將會同其它部門實施積極的進口促進戰略,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擴大國際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使機電產品進口更好地服務于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發揮進口對推動我國宏觀經濟平衡和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根據商務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八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積極的機電產品進口促進戰略的若干意見》,國家將綜合運用財稅、產業、貿易等政策,加大進口政策和產業政策協調互動,優化進口產品結構,推動企業創新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實施積極的機電產品進口戰略,將堅持以我為主、取我所需、為我所用,把握好如下三個基本原則:發揮市場機制與政策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引進與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的原則以及促進進口與維護產業安全相結合的原則。逐步提高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比重;重點滿足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其他重點產業的進口需求;促進進口中的投資品、消費品和中間品的比例結構趨于合理;與主要國家和地區貿易順差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緩解。
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著重在以下四個方面穩步實施積極的機電產品進口促進戰略:一是優化進口結構。完善現行相關進口政策,加大對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關鍵零部件的進口支持力度,加大對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支持力度。鼓勵增加自主要貿易順差國進口。大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技術和設備進口。二是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減少進口環節和手續,提高進口的通關效率。三是積極開展貿易促進活動。行業商會、協會和進出口商會要積極組織企業開展貿易促進活動,解決企業進口需求,特別是有利用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進口需求。四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完善多雙邊高技術領域經貿合作機制。加大力度繼續敦促美歐放寬對華民用高技術出口管制,擴大雙邊高技術貿易。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引導企業遵守和利用知識產權法律制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