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B類仍在售 小攤無標貨橫行
由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從8月1日起全面強制施行,到目前實施已近兩周時間。
日前,記者隨機走訪了中山市內部分超市、百貨商場、嬰幼兒用品批發市場,以及一些個體經營店鋪發現,市面上仍然有大量嬰幼兒服裝標簽依然混亂,新規中明確的A類標準僅出現在大商場內。
鑒定衣服優劣請看標簽
從8月1日開始,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開始實施。其中,新標準要求3歲以下嬰幼兒服裝要達到最高安全等級即A類標準,否則禁止生產銷售,此外,新國標也對甲醛、致癌芳香胺、氨基偶氮苯等有毒有害物質進行了更嚴格的規定。
紡織品的基本安全技術要求根據指標要求程度分為A、B和C類安全級別。根據新規,嬰幼兒紡織品須執行A類。新標準中,“嬰幼兒”的年齡界定將從原來的0-24月擴大0-36個月,適用身高從原來的80CM及以下擴大100CM及以下。這意味著市面上在售的3歲以下和100CM以下的兒童紡織產品都不能再出現B類或C類產品。
普通市民鑒定衣服優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服裝標簽。根據規定,符合標準的服裝必須包含標簽,并注明產品執行標準、產品執行的安全技術類別等,也即標簽上必須有“嬰幼兒用品、A類、GB18401 2010”等字樣。
一位業內人士說:“標了B類、C類,或者只標了‘合格’字樣等,實際上都是不合格的產品?!?/p>
無標簽嬰幼兒服裝依然存在
通過走訪中山市場記者發現,商家對A類產品的了解及對新國標執行的認知差異較大,僅大商場、連鎖大型超市及一些品牌嬰幼兒用品店執行較好。
在蓮塘北路嬰幼兒用品相對集中的路段,記者在愛嬰島的嬰幼兒品牌專區內隨機抽看了幾個品牌商品,只要標注的是嬰幼兒產品的紡織品,均是A類一等品。據介紹,愛嬰島嬰幼兒品牌服裝的進貨渠道都是來自于國內知名高檔嬰幼兒商品生產商,質量方面都是嚴格把關。
不過,并非所有的商家對A類產品要求都知情,甚至一部分銷售渠道內仍存在著不少B類或B類以下產品。在大信新都匯附近一家服裝商城里,記者明確告訴這個店員要購買一歲半的嬰幼兒服裝,但是他給記者推薦的還是執行B類或者C類標準的服裝,而且上面并沒有標識是嬰幼兒使用。
記者又走訪了位于逢源商業街、民族路的多家兒童服裝店,包括一些知名品牌在內的童裝,也同樣沒有按照這個新規定來執行。不少商家給出的解釋是,之前生產出來的產品目前還沒有賣完又不可能不去賣它,所以按照這個新國標生產出來的產品上市還需要一個過程。
此外,目前市面上還有許多無標簽、無說明或無正規吊牌的嬰幼兒服裝存在。在沙崗墟的一些童裝店、批發市場內,多數童裝僅掛有水洗吊牌,對于衣服的具體成分并未注明。當記者詢問童裝新國標及童裝檢驗值的相關問題時,商家的回答都有些糊涂。“顧客購買時都不會注意服裝的標準類別,要求高的大多選擇純棉的?!痹谏硩徯嬉晃坏曛鬟@樣說。
家長不知新規選產品多憑手感
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對于剛剛出臺的童裝新國標,有些摸不著頭腦的不僅僅是商家,部分家長對新國標同樣很陌生,對于童裝吊牌上的A類、B類、C類,很多人都不知道意味著什么。
“這個我還真沒聽說。平時給孩子買衣服,我就看看樣式和價格,再有就是吊牌上標注的成分,很少注意到底是哪一類別的?,F在我都不知道以前給孩子買的衣服符不符合標準。”在逢源商業街一童裝外貿店內,對于正在給兒子挑選衣服的李女士的說法,旁邊一對年輕夫婦表示很贊同:“衣服只要款式可以,價格適中,我們就給孩子買了,很少注意吊牌上標注的東西?!?/p>
新規自去年已經向社會公布,目前已經實施了半月。不過,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多數父母對于嬰兒服裝安全都十分重視,但新規卻鮮有人了解。家長普遍表示,在為孩子選購衣服時很少注意是否A類產品,往往憑手感、看品牌進行選購。
“平時給家里寶寶買衣服的時候,我主要關心的是服裝的面料、碼數、款式等等。每次也會翻看一下標簽,但主要關心的是面料成分,看看是不是純棉,還有就是看一下價格和大小,但很少注意到A類、B類這樣的信息。”在吉之島,市民李女士表示,并不了解目前的新標準。
而另一位顧客則表示,給孩子購買服裝時多憑自己的手感。“再有就是選擇一些比較知名的大商場或品牌店購買,感覺會比較放心?!痹擃櫩驼f。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