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國標出臺各相關部門應該如何應對
2012年11月14日發布的《棉花細絨棉》GB1103-2012將于2013年9月1日正式實施,原細絨棉國家標準(GB1103-2007《棉花細絨棉》)將不再使用。
新標準與原標準相比,原標準規定了9個棉花質量指標:品級、長度、馬克隆值、回潮率、含雜率、斷裂比強度、長度整齊度指數、危害性雜物和色特征。其中品級是由棉花“成熟程度、色澤特征和軋工質量”三項指標綜合確定,分為1~7個品級。而新標準規定了包括顏色級、軋工質量、長度、馬克隆值、回潮率、含雜率、斷裂比強度、長度整齊度指數、危害性雜物、反射率和黃色深度11個質量指標,取消了品級,增加了顏色級和軋工質量指標及檢驗方法,并將顏色級分為白棉、淡點污棉、淡黃染棉、黃染棉四種類型和13個顏色級。顏色級是以實物標準為依據比對反射率和黃度,綜合確定顏色級。據從中國棉花協會了解到信息顯示,按原標準進行交易計算時,每個級差價格浮動3%左右。按新標準結算,同類型顏色級棉花價差為(300~500)元/噸,不同類型而同級別的顏色級棉花價差為1000元/噸以上。
新標準的出臺,廢止了我國實行了40年的品級檢驗,推行全新的棉花顏色分級檢驗。因顏色級取代品級,棉花技術指標的變化將直接影響著我國棉花貿易結算規則,同時也將對博州棉花產業發展帶來影響。如何更好地應對棉花新國標的實行對我州棉花產業帶來的影響,這是目前亟待我們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在此,作為我州棉花質量監管的專業纖檢機構——博州纖維檢驗所提出如下幾點建議供相關部門參考:
農業部門當務之急:一是要做好優良棉種的選擇,在保證產量的同時,還要保證棉花的質量,降低棉花品種的退化速度,優先選擇適宜種植和推廣的品種;二是加強棉花田間科學管理,提高棉花品質的宣傳工作;三是要加大對棉農“四分”(分摘、分曬、分存、分售)的宣傳力度,實現優質優價;四是及時采摘棉花,由于采摘期對棉花顏色有一定的影響,研究資料表明田間暴露時間對棉花顏色是有影響的,同一塊地,在同一天吐絮的棉花是完全相同的,越晚采摘的棉花顏色越深。總之,影響棉花顏色變異的因素很多,如儲存時間、溫度、濕度、品種、微生物等。
新標準實行后,棉花加工企業要高度重視,加強學習。從企業負責人到檢驗人員首先應該認真學習新標準,理解新標準。由于影響棉花顏色變異的因素很多,如儲存時間、溫度、濕度、品種、微生物等。因此加工企業在執行新標準的同時,還需要了解上述影響因素。對于籽棉收購環節的檢驗,加工企業需要用小型鋸齒軋花機試軋后,采用感官檢驗方法檢驗顏色級。檢驗人員在學習棉花顏色分級時,一定要認真學習實踐,培養出對棉花顏色的感覺,才能準確判斷顏色的微小變化。通過顏色,感覺它的形成過程及使用價值,這種感覺是靠長期實踐積累出來的。另外,棉花加工企業在收購環節,要杜絕收購超水棉,因為棉花回潮率過高,會加速棉花顏色的變異速度。
當前,新標準的宣貫培訓工作已經開始,建議各級政府抓緊時間,按照部門職責分工,通過各類新聞媒體及組織培訓等形式,積極向廣大棉農、軋花企業、棉種生產銷售單位及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等宣貫新標準,學習新標準,及早應對因標準變化給我州棉花產業帶來的影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