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指紋”揭示衣服“真面目”
貼身的衣服是不是100%純棉?在實驗室的顯微鏡下,一切秘密都會“真相大白”,顏色艷麗的面料,是否有察覺不到危險?偶氮檢測可以告訴你答案!
在這里,一件衣服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穿在身上的,而是要經過纖維成分、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偶氮甚至是異味等多個指標的檢測,貼身衣服神秘微觀世界,遠比想象中好玩得多,也深奧得多。
無論是一件極普通的襯衣,還是一件奢華高檔時裝,在番禺檢疫檢驗局生態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的工程師看來,所有衣服都是由一根根細小的纖維構成的。
纖維“指紋圖譜”:
讓“渾水摸魚者”無處可藏
這件衣服是否100%純棉的?這又是不是真的蠶絲被?“光憑手感只能大致的斷定衣服的成分,顧客投訴的事件中有很多屬于這類問題。”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但只要在顯微鏡下,各種纖維都會‘原形畢露’。”
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普通纖維在顯微鏡下的形狀。“你看這縱向外觀上有著天然轉曲,呈不規則且沿纖維長度方向不斷改變轉向的螺旋形扭曲,天然轉曲是天然棉纖維所特有的特征,每根纖維的大小也不一致。而人工合成的纖維,表面光滑,大小也差不多,很容易分辨的!”
在實驗室的電腦里,至少儲存著上千種各種纖維的原始“檔案圖”,就如人的指紋圖譜,每一種纖維都有獨一無二的圖譜性質,檢測的纖維與“圖譜”一經對照,就基本可能判斷出面料的“真面目”了!
耐不耐穿?
歷經“磨難”才算合格
在實驗室,一臺不停搖擺的機器引起記者注意,6個金屬頭在面料上不停的搖擺摩擦,這是專門檢測衣服的耐磨性和起毛起球程度儀器。“任何衣物都要在這里連續接受上萬次的考驗才算過關。”按照規定,紡織每5000次或10000次查看一次,看纖維是否斷裂磨破,如果通過20000次大關就算合格。
在實驗室一側,工作人員正在將面料剪成手掌大小的樣本。“這樣本主要是用來燒的!”工作人員說道,“阻燃性也是服裝檢測一個指標,特別是出口的服裝。”
據介紹,面料阻燃性有不同種類的標準,在一個特定的燃燒室,用特定的火源,如果是光面的面料,能堅持到3.5秒就算合格。
衣服有毒?
甲醛、偶氮都是無形殺手
或許我們常聽到,某批衣服不合格,因為甲醛含量超標。其實甲醛含量的檢測僅僅是數十種要進行的化學檢測中的一種,生態檢測重要的還包括重金屬、銻、砷、鉛、鎘、鉻等、羽絨微生物、紡織品的抗菌性能測試。
偶氮檢測是我們不太熟悉的,但又非常重要的一種檢測。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衣服基本上都用染色劑,為了使顏色更艷麗且不容易褪色,一些不良廠家往往會在染料中加入偶氮,偶氮卻是一種有強致癌性的化學物質。
檢測偶氮卻是一次“危險”的旅程。“我們一般說的萃取,就是將樣品按一定規格剪碎,然后放入特定的溶液中提取,再還原,上柱(包括凈化、分離、濃縮),定溶,上機,整個過程要一天左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偶氮是致癌物質,如果待檢的面料含有量比較高,又長期接觸,對身體是有影響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