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處理印染污泥具有獨特作用
超聲波處理會誘發空穴,空穴能夠使細胞壁溶解并向液相中釋出胞內物質。所以影響空穴形成的聲處理參數將會影響到污泥的消化。在厭氧消化過程中提高VS的減少量可以直接轉變為產甲烷量的提高。
許多人研究了聲波密度、強度和處理時間對污泥粉碎及可消化能力提高的影響作用。國外專家在研究超聲波處理對于連續式消化反應器中厭氧消化污泥的影響作用時發現,在較短的HRT條件下經超聲波處理的污泥的產氣率提高了。在2.5天的停留時間條件下,可消解性提高到60%,氣體轉化效率提高到40%?;钚晕勰嗟南俾屎途酆衔锏乃馑俾识甲裱浑A動力學,其速率常數分別是0.16/天和1.2/天。與單相厭氧消化系統相比,兩相厭氧消化中活性污泥轉化為甲烷氣體的效率更高。
國外專家Tiehm利用不同HRT(22天,26天,12天和8天)條件下的批式實驗研究超聲波處理對厭氧消化污泥的影響。經過預處理后,厭氧消化中的VS減少百分比較之未經預處理的要高出不少,分別為50.3%和45.8%。出水中VS濃度比傳統的厭氧消化出水要低10%左右。有研究發現污泥經超聲波處理后,可以提高其VS的減少量和厭氧消化中的產氣量。
超聲波處理能夠提高污泥的可降解性,也就縮短了停留時間。Nels等研究發現可以講停留時間從16天縮短為4天。與參照組相比較發現,4天停留時間的VS降解率提高了30%。
Tiehm等分析了處理時間和超聲波頻率的影響作用指出,隨著二者在預處理中的增加,消化污泥的VS減少量也逐漸增加。例如,空白組樣品的VS減少量為21.5%,而經30分鐘超聲處理的樣品中此數據提高到27.3%,相對于空白組提高了27%。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污泥的產氣量和氣體中甲烷的含量同時上升。提高聲波頻率會使得粉碎度降低并降低VS的可降解性。
有關專家研究了單位輸入功率對產氣量的影響。隨著單位輸入功率的升高,生物氣體產量也隨之升高。然而,對于更高的輸入功率條件(7000和15000 kJ/kg TS)下,二者的產氣量幾乎是相同的。對于未處理的污泥,其97%的生物氣體產量來自于微粒物質,而在超聲處理污泥中此比例僅為60%。生物氣總量的增加是由于污泥中的固體微粒在超聲波的作用下溶解,更便于細菌的利用。
有歐美國家的專家研究了超聲波處理對于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及其關系的影響。超聲波處理與酸化反應速率并沒有什么關系,但是它可以為酸化反應提供緩沖作用。經過不同聲波密度處理的污泥其水解速率分別提高19~75%。所以,超聲波處理對于水解酸化的促進作用主要是表現在其對于水解復雜有機物的促進上。這一促進作用可以增加消化過程中可產甲烷的生物質量,從而減輕在反應初期對產甲烷化的限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