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棉花關稅匯率調整 人民幣升值影響幾何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3年9月1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6.1557元人民幣,因此2013年10月份進出口貨物關稅匯率將按1美元=6.1557元人民幣計算。望有進出口業務的棉花和紡織企業注意。(2013年9月份為6.1675)
按照海關總署2005年10月30日公布的2005年第53號公告,每個月進出口貨物所征收貨物稅率所適用匯率為上一個月第三個星期三(第三個星期三為法定節假日的,順延采用第四個星期三)中國銀行的外匯折算價(簡稱中行折算價)。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匯率變化會通過影響對外貿易,改變國際收支狀況,進而影響一國的經濟增長。對中國而言,人民幣升值將從正反兩個方面影響經濟。
從正面分析,人民幣如果升值有如下好處,這也是國內贊同人民幣升值的觀點體現:
國外產品價格將下降,有利于增加中國對國外高質量消費品和生產設備的進口,提高生活水平和產業制造水平。人民幣如果升值,在中國強大的經常項目賬戶平衡作用之下,中國家庭的平均收入將會有所增加,購買能力也會相應提高,從而幫助十多億人提高現有的生活水平,也為國內制造業向制造高質量產品轉軌提供條件,進而提高中國各個產業的競爭力。
企業的國外投資能力將增強。當前,中國更注重出口和引進外資,但隨著同國際市場的進一步融合,中國企業為開拓銷售渠道,將不斷擴大海外投資,而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提高企業在國外市場的投資能力,促使企業“走出去”,這樣不僅能夠降低使用進口原材料比率較高的廠商的生產成本,也會促進中國企業進一步加快國際化步伐。
未償還外債還本付息所需本幣的數量會相應減少,一定程度上可減緩外債負擔。
人民幣升值將有利于中國公民出國學習,將有更多家庭能送子女到海外自費留學。
增加中國貨幣的吸引力,有利于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中國gdp在世界經濟中所占比重(按美元計算)1980年為2.5%,1990年降到1.8%,1998年為3.4%。其原因就在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1980-1994年間大幅貶值。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國的gdp就會超過德、法,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
但是,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主要體現在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上。由于中國目前的“雙順差”不穩定,外匯儲備持續增長的空間有限,人民幣匯率升值缺乏持續的內在動力。如果人民幣升值,將影響到我國對外貿易、吸引外資、國內就業、物價水平以及金融改革的穩定發展,影響到我國許多產業的綜合競爭力。特別是在我國財政赤字已經擴大、貨幣政策調整的空間有限、房地產泡沫開始出現等不利的國內經濟條件下,人民幣升值將對我國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帶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羅伯特蒙戴爾教授簡單而且全面地概括了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至少將產生的六大影響:首先將影響中國出口,給中國出口帶來極大的危害;同時,將使中國通貨緊縮面臨更大壓力;導致中國對外資吸引力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財政赤字和銀行呆壞賬可能因人民幣升值而增加;進而影響中國貨幣政策的穩定。具體的分析如下:
出口增長將受到制約。近十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國對外出口不僅保持了較快增長,而且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基本穩定在20%左右,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今后繼續保持出口的較快增長,對我國經濟穩定和快速發展意義十分重大。如果人民幣升值,出口商的生產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均會相應提高。在國際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利潤的下降將嚴重影響出口商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如果出口商為維持一定利潤而提高價格,將會削弱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續擴大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率的提高,特別是目前我國主要以極易替代的制造業產品出口為主,一旦出口受阻,極易發生制造業向國外轉移,從而失去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所具有的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由于作為中國優勢產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人民幣升值將對我國大量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力造成傷害,與此同時,國際貿易領域新的保護主義又不斷抬頭,一些發達國家設置各種非關稅壁壘如環保標準、質量標準、技術和衛生標準等對進口實行限制,并濫用反傾銷手段保護其國內市場,我國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很容易受到反傾銷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勢并不樂觀。而加入wto后,隨著中國同世界市場的進一步融合,進口將呈不斷上揚的勢頭,增長速度將日益加快,因此今后幾年貿易順差將逐步縮小甚至出現反轉。如果人民幣被迫升值,將使目前這種狀況更加惡化。{page_break}
不利于吸引外資和加工貿易產業升級。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迅速增長,近兩年增勢更猛。2001年增長15.2%,2002年增長12.5%,今年上半年增長34.3%。外商直接投資已經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如果人民幣升值,不僅會直接增加外商在華投資建廠、購置設備的成本,而且還會提高外商在華的勞動力成本,將影響我國進一步吸引外資。其次,在華外國企業的經營目前已逐步進入成熟發展期,外資利潤匯出的要求也在逐年增大,人民幣升值將提高其利潤的外匯收益,并可能因此加大資本外流規模,對國際收支平衡產生壓力。這都將影響到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及利潤再投資的規模與產業本地化的進程,不利于我國加工貿易產業的持續發展、升級。
不利于我國緩解通貨緊縮。自從1997年以來,我國統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每年上升1%到1.5%,已經危險地接近通貨緊縮的情形。中國目前的通貨緊縮主要來自勞動力市場:由于有效勞動力迅速增長,質量也逐步提高,但經濟的快速增長并不足以抵消這種壓力,所以,工資增長緩慢,造成通貨緊縮。而如果人民幣升值,經濟增長將更趨緩慢,勞動力市場由于供給過剩,競爭將加劇,工資不會上漲,通貨緊縮將更嚴重。另外,由于通貨緊縮提高了貨幣的購買水平,使人們的儲蓄傾向增加,而消費和投資減少,這將造成有效需求的進一步萎縮。同時,通貨緊縮導致的物價持續下跌將使實際利率水平上升,企業生產和投資的成本升高,迫使企業減少投資需求,縮減產量,導致利潤水平下降。這將會影響我國各項培育和刺激內需政策的效用,可能會加大我國公司贏利難度,使不良貸款惡化,正如日本所經歷的,中國經濟的良好前景將因此受到損害。而且,通貨緊縮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導致財政危機、外匯危機和貨幣危機,還可能進一步轉變為惡性通貨膨脹,最終導致人民幣大幅度貶值。
不利于緩解國內就業壓力。今年我國城鎮登記失業人數近800萬人,此外,約2.5億農村低技能勞動力也需要尋找就業崗位,我國的勞動力就業形勢相當嚴峻。目前外經貿行業提供的就業機會超過7000萬人,很多新增就業機會也是由本國出口企業和外資企業提供的。人民幣升值對出口行業和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勢必對當前就業環境的改善造成一定沖擊。另外,人民幣匯率上升還會導致中國非貿易品(諸如土地、勞動等生產要素)價格的上升,從而減弱國內需求,進而給就業市場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不利于貨幣政策的有效發揮。由于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為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央行必須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購進外匯,從而使以外匯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礎貨幣相應增加。而增發的貨幣會主要流入持有外匯的機構和個人手中,他們的投資意愿和方向與經濟發展對資金運用的需求有可能存在偏差,可能導致無投資意向或無生產性投資意愿的群體獲得大量的資金,而有項目和投資愿望的一些民間投資者卻缺乏資金支持。由此將出現貨幣供應量雖在持續增長,但供應結構的差異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現象,影響了貨幣政策的作用力度。
影響國際收支的平衡和金融市場的穩定。由于我國金融監管體系不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后,在人民幣升值的市場預期的影響下,國際套匯投機資本會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我國。如果人民幣升值,將使這些投機資本的套匯成為可能,并將導致國際套匯投機資本的繼續進入,對人民幣升值形成新的壓力。這部分具有投機性質的資本,不太可能投向實業,而是流入變現容易、流動性極高的金融證券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短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證券市場的逐利行為,將成為金融市場動蕩的潛在因素,容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另外,我國各類金融機構內在激勵和風險控制機制嚴重缺失,若放開人民幣匯率,實行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的浮動匯率制度,金融機構還不具備承擔匯率風險的能力,還無法承受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所帶來的沖擊。
人民幣升值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在中國同世界各國的經貿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人民幣升值不僅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也會給美、日乃至世界經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將有利于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世界經濟的復蘇。
人民幣升值不能根本改善美、日貿易狀況和經濟狀況
日本一些學者對人民幣升值的呼聲最高,其意圖在于通過日元相對貶值來改善日本的貿易狀況,從而擴大出口以帶動日本經濟復蘇。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日本雖然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但日本對中國貿易并未出現大量逆差,中國產品并未對日本貿易狀況構成威脅。日本經濟長期蕭條有其深層次的原因,是產業結構轉型遲滯、勞動生產率增長緩慢、通貨緊縮及銀行呆壞賬積重難返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無法單純依靠出口來解決。此外,日本制造業成本高、缺乏競爭力。迫使人民幣升值并不會改變日本由于其制造業向海外轉移,而引起的產業空洞化的現象。日本目前高昂的人力成本,已不適合技術已經成熟、人工成本起決定性作用的傳統制造業在日本繼續發展。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國的生產成本由于匯率的變動而升高,這些產業會繼續向其它發展中國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等轉移。同樣,如果人民幣升值,也不會提高美國在生產鞋子、衣服、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美國經濟的疲軟源于高技術產業泡沫破滅后的調整,而非貿易狀況惡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指出,中國總體貿易份額依然很低,不至于導致貿易伙伴普遍出現的通貨緊縮。
進一步地,人民幣升值可能對美、日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由于中國出口產品多為生活必需品,物美價廉,在經濟蕭條時,滿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擴大了消費。如果人民幣升值,出口產品的價格將被抬高,從而造成國外消費者福利水平的下降;這只能使他們進一步壓縮開支,最終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抑制需求、打擊消費,不利于美、日等國家經濟的復蘇和增長。
2、人民幣升值不利于世界貿易經濟,尤其是亞洲經濟的穩定增長
眾所周知,中國在國際供應鏈中的地位十分獨特,它正在成為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國高技術產品零配件的最大市場,而這些零配件經過中國組裝后,往往以中國產地的名義出口到美國和全球市場。史蒂芬羅奇認為,打破人民幣與美元的掛鉤將使全球化的新型生產模式所必需的供應鏈遭到破壞,它將給帶頭前往中國采購的日本、美國和歐洲企業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焖僭鲩L的中國經濟吸收了全球大量的汽車配件、電腦芯片和機器設備等,而人民幣升值會導致中國出口下降,從而抑制中國對原材料和機器設備的進口需求,并進一步造成中國需求增長放緩,不利于世界貿易的增長,進而使全球經濟受到影響。{page_break}
從總體上看,亞洲國家的出口近年來一直與中國出口同步增長,中國從東亞地區(包括香港、印度尼西亞、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臺灣和泰國)的進口從1980年的6.2%增加到2001年的40.9%。這些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的貿易盈余正日益成為其經濟增長的源動力。中國在日益融合的東亞地區起著重要的經濟穩定器的作用。美元貶值期間,亞洲各國的貨幣保持了相對穩定,從而維持了穩定的對外貿易。若人民幣升值,有可能打破亞洲貨幣的穩定,影響亞洲經濟增長格局。韓國已經明確表態不支持人民幣升值,以免損害該國的出口。被市場稱之為“日元先生”的日本前財務省次官神原英姿也曾指出,人民幣升值將引起中國經濟不穩定并進而威脅亞洲地區的經濟增長;中國經濟的強大對亞洲國家來說是個機遇,而不是威脅,同中國緊密合作,共同努力,亞洲國家將能從中國巨大的市場中獲得它們的利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