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條碼個性化 引領零售行業變革新趨勢
在重慶召開的第9屆中國網上零售年會上,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主任張成海用標準化和統一的物品編碼,深刻剖析了電子商務迅猛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他認為零售業變革離不開全球統一的物品編碼。
電商的興起通常被認為是為了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尤其是更高層次的服務需求,業界將電商的興起作為零售運營機制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張成海認為,目前零售運營機制的變革正圍繞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展開,這不是哪家電商、哪家零售商能夠單獨推得動的。但是零售業必須適應這場變革,而推動需要多方參與,未來零售業的變革方向是必須建立無縫零售體系,需要標準化和統一的物品編碼。
比較明顯的趨勢是,大型零售商和制造商必須是世界商店、世界工廠,即面向全球銷售,面向全球生產。全球零售業的組織方式在跨境電子商務的作用下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制造商、零售商、支付和物流在全球范圍內組合成新的商貿流通體系,形成了基于電子商務的世界商店,零售的競爭將是世界商店與世界商店的競爭。
對于未來的零售業,張成海首先引述了消費者的需求將更加個性化,更加任性和挑剔,消費場景無所不在等業界基本的判斷后指出,未來零售業的發展離不開標準的產品數據,離不開商品的身份證,不論是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還是消費者,對產品數據的需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一致的產品數據越來越重視,對數據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要標準化的支持,商品條碼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國目前融資成本、勞動力成本、物流成本、交換成本都比較高,標準化的編碼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手段,未來的供應鏈一定是最少人工介入,高度的標準化。無論傳統企業還是電商,所有的企業都要把標準化編碼做得更好。
張成海認為,要把編碼和條碼區分開。編碼是一個id或身份證,條碼是一個符號。編碼主要在信息流中使用,條碼在物流中采用。條碼經常作為商品條碼的簡稱,商品條碼是統一在一起的,既有編碼,又有符號,兩者統一才能實現高效的產品數據管理。不要把商品條碼看成在超市里用,在電商中沒用,因為電商更加注重信息服務,更加重視數據流、信息流的管理。
電商一開始并沒有重視商品條碼,是因為產品像超市一樣進行讀碼操作才能完成結算,加上認為強大的信息化系統也可以自己解決編碼問題。今年3月,淘寶天貓開始重視商品條碼,讓供應商補錄條碼,因為同一種產品到了平臺上出現了好多名稱、不同的廠家等,所以,不得不用統一的編碼。
至于統一的編碼,理論上誰都可以編。張成海建議,作為產品,最好是在源頭即由產品的生產者來編。電商最好不要自編一套體系,可能暫時好用,但在一個開放的社會流通體系中會降低效率。商品條碼是一個體系,包括編碼體系、數據載體體系、數據交換體系等,可以對品種、品類、批次、單個產品進行編碼,由產品的生產者來編碼效率更高,不容易混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