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機器換人” 省人工設備成為選擇
目前,隨著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以及東南亞等國家競爭對手的出現,我國的服裝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近年來愈演愈烈的“用工荒”使企業普遍認識到以往的優勢已無法支撐自身的發展,轉而尋求技術紅利,倒逼國內服裝企業“機器換人”。
現在,已有不少服裝企業逐漸意識到了技術創新的重要性,調查顯示,82%服裝企業有機器換人需求,44.1%的企業將加強產品研發和創新。同時,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已被許多企業提前放入了發展日程。
服裝相關研究報告2015-2020年中國花式紗線針織服裝行業調查研究及投資評估分析報2015-2020年外貿服裝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2015-2020年中國運動服裝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投資風險分析報告2015-2020年中國尾貨服裝行業發展狀況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專家表示,機器換人是我國服裝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所出現的必然現象。與以往的設備相比,高效、節能、省人工是這些設備的共性。
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縫機業共生產縫紉機1292萬臺,機電一體化高效節能縫制機械總產量占工業縫制機械總量的比例已由2009年的10%提升到目前的49%。平、包、繃等大宗主導產品中機電一體化產品占比由2009年的15%,提升到目前的45%。其中,電腦平縫機2013年總產量高達270萬臺,同比猛增80%,首次超過機械型普通平縫機產量。
行業新的發展格局漸顯,自動化、智能化機械成為企業選購熱點。以前一件衣服的釘扣子工序,需要由4個工人共同完成,現在使用“智能”釘扣機器后,由一個人負責控制電腦程序,縫紉機自動就能完成全部釘扣流水線的工作,基本實現了無人操作;剪線機也是一種高效的取代人工的機器,效率是人工剪線的8倍,可以同時完成2~8個人的工作,價格只有2000~3000元;立體整燙機縮短了熨燙輔助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一般可提高生產效率30%~35%;柔性制造系統通過對服裝縫制過程的實時監控加大了服裝衣片或半成品的流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庫存,在線質量檢驗、控制和修復,可以確保下線的每一件產品都滿足優質產品要求,同時通過計算機軟件實現了生產執行過程中管理的協調和成本的控制。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不同款式、不同顏色和不同號型的服裝可以在一條生產線上同時作業,適應目前許多企業小批量、多品種的服裝生產需求,極大提高了企業的快速反應能力。
可見,智能化、省人工的新型技術與產品的不斷進步,前所未有地改變了傳統服裝行業的作業方式,服裝行業的轉型升級真正迎來數字化時代生產模式。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得信息者,得天下。服裝產業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化市場,快速反應能力的強弱成為衡量企業競爭力的標尺,而快速反應能力的核心是信息化。
在生產技術領域推廣CAD、CAM系統,開發如網上定制、智能化設計排料系統、單件自動化下料訂單快速處理等專門軟件提效又省工。事實表明,使用電腦制版,效率是手工制版的2.7倍;電腦放碼效率是手工放碼的5~6倍;電腦排料效率是手工排料的10倍。
物聯網技術是服裝行業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方面。RFID技術對產品生產、庫存、物流配送、產品銷售管理模式帶來了革命性的推進。美國Gap公司在很早就將RFID技術應用到了整個供應鏈過程中。據相關部門統計,Gap公司應用RFID技術以來,銷售額提高了20%,庫存精確度提高30%,剩貨成本降低90%,盤點效率提高20倍,門店銷售成本降低了10%。
服裝產品過程的信息化將帶動企業生產過程、營銷過程和管理過程的現代化,有效利用行業信息平臺、電子商務平臺,加強對企業信息化的咨詢服務,達到資源優化配置,適應全球化競爭的新形勢。
借機器換人轉型升級
目前我國服裝的結構水平不高,服裝產業結構質量也比較低,沒有形成集研發、設計、制造、銷售等為一體的縱向產業鏈,也沒有形成區域間聯動發展的橫向產業鏈,面、輔料設計生產環節依然比較薄弱,服裝產業亟需技術創新、提高設計能力,從而提高加強企業自主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此次機器換人將提升工作效率和產品品質,彌補招工難和效率不高等問題,同時無疑將推動下游服裝設備行業的轉型升級。
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學院副教授李英琳認為,在行業整體低迷的態勢下,“機器換人”為服裝設備企業提供了機遇。服裝設備企業要把握好這個機遇。他認為,首先,自主創新,加大研發力度,是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保證,也是重中之重。我國服裝設備企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比如裁剪和熨燙的自動化已基本成熟,隨著釘扣、包縫、模板縫紉系統的逐步推出,縫紉的自動化也向前邁了一大步。相關企業要繼續依靠自主創新、調整產業結構,從量的擴張轉變為質的提高,真正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
其次,“快時尚”對服裝廠小批量、多批次、多款式的生產模式,產品上市時間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服務服裝行業的服裝設備企業也要遵循快速、優質的服務理念,以幫助企業縮短產品上市時間、擴大產品系列及降低成本。
最后,我國服裝企業80%左右是中小企業,資金、人才特別是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的發展,他們迫切希望有專業提供服裝設計等系列技術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來解決這些問題。目前,國內信息型服裝專業網站已為數不少,但是,以提供網上技術服務為中心業務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搭建基于互聯網技術、面向中小型服裝企業的技術服務型公共平臺,有助于整合社會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網上網下的產品、工藝設計,技術、裝備策劃,營銷技術支持,信息咨詢等多方面服務。
目前,工業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電子電氣工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制藥工業、玻璃及陶瓷工業等諸多領域中。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共有7家上市公司通過并購或直接投資的方式布局工業機器人市場。也許不遠的將來,你在服裝廠里見到的不是設備,而是一個個的機器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