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處在合理運行區間 需更多政策呵護
2014年行將結束,市場人士預期12月經濟數據在政策的作用下將終止近期連續下滑態勢,但四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會低于前三季度。總體而言,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基本實現年初目標,增速放緩較平穩,尤其是就業市場穩定一定程度上減輕經濟增速下行帶來的壓力。
展望2015年,經濟增速預計會進一步放緩,政策托底壓力更大??紤]到2014年上半年基數較高,對2015年經濟運行平穩開局所面臨的挑戰不可掉以輕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緊適度。由此可見,經濟政策對可能面臨的考驗有一定預估。
在當下,經濟平穩運行需考慮以下三個問題。一是雖然房地產銷售表現出復蘇勢頭,但房地產投資復蘇依然受制于去庫存壓力,尤其是對房地產預期已發生改變,因而房地產投資復蘇強度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二是雖然明年世界經濟增速可能會略有回升,但外需復蘇受比較優勢改變和人民幣隨美元升值等因素影響,出口低于預期不是沒有可能。三是盡管央行進一步放松貨幣供給的預期較明確,但美聯儲加息預期會帶來資本外流并對降息舉措形成掣肘。
要降低經濟運行可能面臨的不確定性,讓經濟增速繼續沿著平穩的臺階下移,政策應當從三方面著手更主動作為。一是加碼基建投資,尤其要著力解決基建投資的融資瓶頸問題。10月中旬以來,發改委密集批復了累計投資金額達萬億級的項目,托底經濟增長用意明顯。當前的問題是僅依靠銀行放貸解決基建投資融資問題已捉襟見肘,地方政府杠桿率過高、進一步加杠桿空間有限,因此,中央財政應扮演更加重要角色。應抓緊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這涉及到價格體制改革、放寬民資準入門檻等多項改革,硬骨頭難啃,更得下大力氣。
二是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近日存款口徑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部分銀行放貸空間。有測算表明,整體存貸比有望從71%降至65%左右,這對實體經濟來說是一大利好。不過,融資貴依然是個難題。增加基礎貨幣供應無疑是降低融資成本有效辦法,但松貨幣的弊端是帶來人民幣貶值壓力和資本外流。因此,貨幣政策放松應相機抉擇,出其不意。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力度,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
三是以自貿區擴圍為契機創新監管模式、激發創新活力和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帶動相關區域新一輪大發展。自貿區試驗并不簡單等同于改革開放初期特區試驗,除引入外資,更需在深化對外開放的同時推進改革。比如,在放松監管的同時應進一步創新監管模式,通過提升政府有效性促進市場活力,不僅為民間創新松綁,更要鼓勵創新。不同自貿區可結合自身特色進行差異化發展,與其他發展戰略的落實相結合,迸發出更大的改革紅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