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政策:目標價格直補試點范圍不擴大
“根據國務院和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要求,今年起實行的棉花、大豆目標價格直補試點明年范圍不擴大,仍然還在今年的范圍內試點,明年的工作重點是把試點組織好,總結好經驗,為將來擴大試點打好堅實的基礎。”12月28日,在清華大學舉辦的清華2015三農論壇上,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表示。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實行了多年的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雖然對保障農業生產作出了貢獻,但是也造成了國內外價格價差,引起進口不斷增長。2014年開始實施的目標價格試點政策,旨在推動完善市場價格機制。不過,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黃季焜調查認為,目標價格政策執行中仍有一些操作問題尚待解決。
舊有補貼推高糧價,農業面臨天花板
中國的糧食流通改革始于2004年。
“2004年國務院17號文要求糧食收購市場放開,我們取消了保護價收購,實行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取消農業4稅而給4補貼;以關稅配額形式形成新的進出口調節制度,同時我們的儲備體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介紹。
這些政策是有效的,但“操作中存在偏差,隨著國內外農業環境的變化,導致越到后來越出現新矛盾和挑戰,”杜鷹稱,其中最顯著的就是政策性收儲價格剛性上升,導致國內外差價擴大,進口上升。
最開始實施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的那幾年,價格基本穩定。轉變發生在2008年。
2008年后,小麥、稻谷的最低收購價和玉米、大豆等臨時收儲價格年年提高,從2008年到2013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上漲59%,稻谷上漲97%。
與此同時,農產品進口量節節攀升。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清華大學兼職教授陳錫文介紹,2013年糧食、包括大豆凈進口8402萬噸。2014年1-11月已經進口8860萬噸,估計全年會首次突破9000萬噸,扣除大豆將近7000萬,谷物、谷物粉進口大約2000萬噸,2013年進口食用植物油922萬噸,相當于國產的90%,棉花420萬噸,相當于國產的三分之二,食糖450萬噸,相當于國產三分之一,乳制品將近200萬噸,牛羊肉58萬噸,豬肉55萬噸。
“這是因為隨著工業化的推進,資源要素(比如石油)價格提高,農產品生產成本提高加快,導致市場價追逐上升,國內外價差擴大。”杜鷹介紹,這使得現行的調控體系陷入兩難—成本上升后提高價格,價格越接近天花板,進口量越上升,如果不提高價格,成本上升后生產積極性受傷,農業將衰退。
事實上,棉花和食糖已經陷入兩難困境。杜鷹介紹,2011年開始,棉花和食糖的國內價格已經高過進口完稅后價格。而中儲棉還在大量收儲,否則農民利益受損,高進低出的記過就是財政必須提供巨額補貼,2012,成本上升了23%,臨時收儲價格只提高了3%。2013年,成本上升,收儲價格沒有提高,食糖收儲價格甚至下調了。
杜鷹稱,由于執行的收儲價格高于市場價,只能中儲糧、中儲棉等國企之類來收儲,或者委托收購,而其他市場主體,如加工物流企業沒有入市積極性。這導致相當長一個時期內,農產品流通中中儲糧和中儲棉包打天下,農產品的市場機制價格調節供求的機制作用被泯滅。
“隨著收儲量擴大,補貼壓力越來越大,絕大部分都被政策性收儲了,收進來就要補貼,補貼都在流通環節,效率低,潛在虧損風險大。此外,收上來的糧食棉花等堆在6個主產省,以中央庫存為主,調糧移庫,主銷省都不著急,導致全部壓力都在中央,糧食安全壓力太大。”杜鷹稱。
補貼接近天花板
在農業增產的同時,農業補貼數額也在迅速增長。2013年,中央財政農業四補貼支出1700億。“四項補貼都影響生產成本和價格。”陳錫文稱。
在WTO規則下,這種補貼叫做“黃箱補貼”—補貼影響成本,從而扭曲價格。如果補貼不進入成本、不對價格造成影響,叫做綠箱補貼;在特定的時期,由于讓土地休耕而給予補貼,叫做藍箱補貼。
“黃箱補貼有嚴格規定,發達國家對農產品的補貼不能超過5%,發展中國家不能超過10%。中國加入WTO,經過艱難的談判,我們可以補貼8.5%。”陳錫文介紹,2013年農業生產總值55000億,占60萬億GDP中的9.1%,但是WTO口徑中的農業不包括林業和漁業,因此農業總產值是5萬億左右,可以補到4000億左右。
“但是,WTO的規定非常苛刻,只能是特定品種自身生產成本的8.5%,2013年糧食產值大約是16000億-17000億,那么補貼只能是1400億-1500億。我們的1700億中包括對棉花、大豆、糖料的補貼。基本上,對于谷物的補貼已經到了承諾的底線了。”陳錫文介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