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為何走不進大眾消費者心中?
蘋果手表擁有兩種不同尺寸的表盤,分別為38毫米和42毫米。用材非常考究,普通版的機身材質為不銹鋼,表盤覆蓋的是藍寶石玻璃,表帶有皮質和金屬可選;最高端的私人定制款,使用了18K金的機身材質設計。
健身功能是蘋果手機主推的功能,可以記錄你每天運動量,還內置了多種傳感器,包括了心率傳感器等。在基礎功能方面,它可以實現基礎的收發短信、撥打電話、播放音樂、收發郵件、查看天氣、日歷提醒等操作,不過它本身不具有獨立運行能力,需要在連接iPhone之后才能使用。
蘋果手表的橫空出世,無疑為杭州的智能穿戴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近年來,智能眼鏡、智能手環等智能穿戴產品讓人眼花繚亂,有人為之傾心,更多人始終觀望。面對如此窘境,杭州知名投資人陳秋東說,目前市面上急需標桿性企業的顛覆性產品出現,讓人看到明確的市場方向。
杭州藍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三年前就開始研發智能眼鏡,相較于大名鼎鼎的谷歌眼鏡,他們從行業應用起家,從2010年第一代產品開始,在教育、消防等行業都有應用。某航空培訓中心就在用這款智能眼鏡進行測試,智能眼鏡成為了維修、檢測的助手。
公司市場營銷總監馮保龍說,眼下,智能眼鏡的消費級市場依然不成熟,消費者尚不需要如此高頻次的信息服務,這款產品沒有明確的市場痛點,可以說是市場的“早產兒”。
近年來智能穿戴產品的熱度可謂風起云涌。馮保龍說,其實智能眼鏡、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的面世時間很接近,即使是看似最近才火的智能手表,三年前美國pebble公司就有生產。
可是,各種智能產品似乎都只在新品上市的時候格外引人注目,隨著時間的推移都難以逃脫少有人問津的境遇。馮保龍說,無論智能眼鏡還是智能手環,確實無需強求,如果手環能夠強化應用深度,從保健級向醫療級延伸,準確測量人體每個健康指標,市場也許就能迅速打開。
杭州一家知名手環企業為了讓更多人使用手環,最近想了不少辦法。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接下去他們的重點是‘萬物互聯’, 讓腕部智能設備實現和優化更多實實在在的生活場景體驗,包括開關燈、開關門等行為。”
有預測今年全球智能手表總出貨量將增長511% 蘋果手表真能引爆低迷的行業需求?當智能穿戴產品進入一種不溫不火的市場狀態時,業內人士都渴望這次蘋果手表能夠引領一場風潮,將這個行業徹底引爆,產生持久的需求。有調查報告顯示,預計今年全球智能手表總出貨量將增長511%,從去年的460萬只增至2810萬只,蘋果手表2015年全球銷量最高可能達到1500萬只,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表供應商,占據全球市場55%的份額。
馮保龍十分看好蘋果手表的前景。他說:“中國蘋果手機用戶高達3.6億人,果粉忠誠度非常高,要想達到1500萬只銷售量也就是3%的轉化率是沒有難度的。”
智能手表和手環都是貼近皮膚的產品,從中派生出核心應用才能創造需求。盡管目前網友對蘋果手表的顏值和售價各種吐槽,但它依然備受期待。馮保龍說,他對蘋果手表的樂觀預期基于其解決了目前消費者對智能穿戴的核心訴求——醫療檢測和移動支付。
在智能手表市場,蘋果已經是落后者。姍姍來遲的蘋果手表,是否能夠像當年的iPhone和iPad一樣,重新定義、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消費電子市場,我們在產生疑問的同時更加充滿期待。
投哪兒創始人陳秋東說,智能穿戴產品很多功能與手機重疊,而體驗又沒有手機好,被很多人質疑這不是革命性產品,只是發燒友的玩具而已。市面上急需標桿性企業的顛覆性產品出現,能讓人看到明確的市場方向。
雖然這個產業一直在等風來,可是熱錢早在兩年前就大批涌入,陳秋東預測,今天以后這方面的投資會更加猛烈。他說:“大公司的產品對市場反響和投資影響都非常大。互聯網之后的下一波機會就在物聯網,所以投資智能穿戴是在投資未來。國內目前相關企業大概在幾百家左右,過去一直處于摸索階段,其中手表和手環產品競爭最激烈,但是產品體驗其實都不夠好。當小米推出99元超低價手環,一下子對創業公司產生毀滅性打擊。”
蘋果手表的推出,在很多投資人看來是具有行業標桿性歷史意義的,智能穿戴產品非常需要這樣重量級公司的出現,來培育帶動市場。陳秋東說,蘋果手表如果能夠成功,未來加入的企業會更多,玩家數量也會明顯增加。
不少投資人表示,可穿戴產品最核心的價值不在硬件本身,而在硬件背后的數據。依靠產品所積累第一手數據,可以很方便地進入跨行業合作,比如健康、醫療、監控等領域,打通智能、互聯網與專業服務之間的壁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