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棉花新年度開始后停止銷售
關于棉花拋儲方案,市場的傳言早就沸沸揚揚,而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最終輪出數量,與前期傳言的基本一致,但公布多加了一點,就是提及輪入的比例及時間節點。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好事,提前告知,可以讓行業有所準備。
近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根據當前棉花供需情況和市場運行態勢,經國務院批準,有關部門決定將在今年7、8月份通過全國棉花交易市場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安排儲備棉輪出。輪出數量暫按100萬噸安排,9月份棉花新年度開始后停止銷售。
據悉,此次儲備棉輪出將按照有利于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引導市場平穩運行、減輕財政負擔、完善棉花儲備調控機制的原則,并采取“不對稱輪換、先輪出后輪入、多輪出少輪入”的方式,有序消化國家儲備棉庫存,逐步將儲備規模降至合理水平。
具體數量和價格安排是:2011年的國產棉33萬噸,競賣底價(折標準級3128B,下同)為13200元/噸;2012年的國產棉47萬噸,競賣底價為14200元/噸;2012年的進口棉20萬噸,競賣底價為15500元/噸。輪入將根據輪出實際成交情況以及后期市場運行情況另行安排,在新棉集中上市期間擇機開展,輪入數量最多不超過本次輪出數量的40%,價格隨行就市。
棉紡織企業最為關注的就是此次輪出儲備棉的質量及價格。有機構調查顯示,有將近70%的企業更青睞采購進口棉和2011年的儲備棉,而企業心理價位普遍在12500元/噸左右。
對此,有業內專業人士也表示,20萬噸的進口棉成交應該問題不大,盡管價格較高,但質量有保證,加上目前市場高支紗的利潤不錯,消化20萬噸的量應該很容易。但是關于2011年和2012年的棉花,行業內普遍認為2011年的棉花質量比2012年更好,且兩者拋儲價差1000元/噸,對用棉企業來說,2011年的棉花更具吸引力。
除價格因素以外,紡企對此次儲備棉輪出的另一個關注點是此次輪出的儲備棉是否重新公檢,此前曾有市場信息透露說儲備棉需二次公檢,但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說法。對此,有紡織企業認為,如果不公檢,國儲棉流拍的可能性會很大,畢竟存放了幾年的棉花質量會下降很厲害了。如果實行二次公檢,對企業用棉會有一個相對好的保障。
此外,本輪信息發布中沒有提到進口棉配額問題。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儲備棉如果出庫的速度很快,那么搭配配額銷售的概率會很小;如果棉紡織企業對于存放了幾年的棉花熱情不高,或者國家希望加大拋儲的進度和效果,那么搭配棉花進口配額的概率依然較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