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布的《再生化學纖維行業規范條件》解析
《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規范條件》自201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更好地領會《規范條件》的要點和精神,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節能司對其進行以下解讀。它是在6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40號公告發布了《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制定《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規范條件》的背景和意義
我國再生化纖行業發展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年產能、產量已分別超過800萬噸及530萬噸,占世界總產能、產量的75%以上。現有企業300多家,其中年產3萬噸及以上的企業110家,占總產能的7成以上,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山東、河北等地區。再生化學纖維行業的發展為紡織工業拓展新的原料來源渠道,吸納就業等方面做出了較大貢獻。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原料資源短缺、產品同質化嚴重、生產裝備落后、研發投入不足、部分企業存在二次污染等問題。
為了有效規范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健康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優化行業布局,鼓勵廢棄產品的高值化、清潔化利用,提高綜合利用水平,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生新的污染,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按照調整結構、有序競爭、有保有壓、降低消耗、保護環境和安全生產的原則,制定行業規范條件。《規范條件》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了國家有關部門、地方工業和信息化管理部門、行業協會、重點企業、行業專家等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多次修改完善。
《規范條件》從生產企業布局,生產能力、工藝和裝備要求,資源消耗指標,質量與管理,環境保護,職業安全衛生,社會責任,監督與管理八個方面,對新建(改擴建)再生化學纖維(滌綸)企業和現有再生化學纖維(滌綸)企業提出了要求,《規范條件》將對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的規范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同時也為政府有關部門對行業進行監管提供依據。
為什么要嚴格控制新增產能?改擴建為什么要考慮“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
目前,行業的產能、產量出現了階段性、結構性過剩,早期建設的部分企業技術裝備較落后,產品質量差,能耗高,單純的擴產、擴能,只會加劇原料的供應緊張,加劇行業開工率的進一步降低,加劇市場低價競爭的進一步惡化。
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通過“等量置換”、“減量置換”方式進行新建、改擴建,有利于落后產能的加快退出,化解現階段結構性的產能過剩,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工藝、裝備,對傳統的工藝流程進行創新優化,實施提升能效、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改造,提高原料資源再利用率、高附加值,解決二次污染等問題,優化存量。企業也可通過資產重組、吸收合并、股權置換等方式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規范條件》對新建(改擴建)企業和現有企業有哪些要求?
《規范條件》提高了行業的準入門檻,目的在于提升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和競爭力。《規范條件》主要從生產能力、工藝和裝備要求、資源消耗指標、質量與管理、環境保護、職業安全衛生與社會責任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在生產能力要求方面,基于對現有不同規模企業運營過程中單位產品的能耗、物耗、用工等方面的數據對比,還考慮到產品在市場中要有一定競爭力,且綜合污染物排放較少的實際情況,要求現有企業原料處理能力不低于3萬噸,再生滌綸短纖維年生產能力不低于3萬噸,再生滌綸長絲年生產能力不低于2萬噸。
工藝和裝備要求方面,指標設立既考慮了行業的先進性,具體體現在工藝、技術、裝備、產品質量、環境保護等綜合指標的進步,又兼顧了行業的適度性,讓一部分企業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可以達到規范條件,也讓一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低品質的企業因無法達到規范條件要求,盡快退出行業,達到淘汰落后產能之目的。
關于資源消耗指標方面,按照治理環境污染的要求,指標采用了行業的先進水平,體現現階段的節能減排和節水降耗的先進性。隨著行業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不斷引入,指標還將持續改進,不斷提高。
從質量與管理方面看,所有企業都要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推薦實行三級能源、用水計量管理,積極采用信息化技術,著力開發高效率、高品質、高值化、差別化、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的技術工藝和產品。
在環境保護方面,企業應依法獲得排污許可證,積極開展能源審計,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技術和工藝。原料不得露天堆放,實施雨水分離。對新建(改擴建)再生化學纖維(滌綸)企業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按照“三同時”要求驗收合格后,才能投產運行。企業“三廢”排放應符合國家和地方標準和總量控制要求。
從職業安全衛生與社會責任方面看,所有企業都應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消防安全、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并落實責任制,應對重大危險應有檢測、評估、監督措施和應急預案,并配備必要器材和設備。鼓勵再生化學纖維(滌綸)生產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并進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新建(包括改擴建)再生化學纖維(滌綸)生產企業要嚴格執行《規范條件》的各項要求;現有企業也應對照《規范條件》的要求,逐步加以整改,特別是提升工藝技術和裝備、降低資源消耗、加強質量與管理、落實環境保護、加強職業安全衛生與社會責任等方面,需認真落實。
《規范條件》對監督管理提出了哪些要求?
在監督管理方面,《規范條件》首先要求新建和改擴建再生化學纖維(滌綸)項目要按有關規定進行備案,項目建設必須符合本規范條件;投資管理、土地供應、環評、節能評估、質量監督、安全監管等方面,要履行相關報批手續。對不符合法規和本規范條件要求的再生化學纖維(滌綸)企業,投資管理部門不予備案(核準);國土資源部門不予辦理用地有關手續;金融機構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環保部門不予批準進口瓶片(整瓶)的企業資格;城鄉規劃和建設、消防、衛生、勞動保障、安全監督等部門不予辦理相關手續。
此外,根據《規范條件》的具體要求,相應的《管理辦法》也即將制訂完成并公布。
行業協會在《規范條件》實施過程中將發揮哪些作用?
行業協會是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和紐帶,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了解企業及擁有專業人才隊伍優勢,協助政府部門抓好《規范條件》的實施,組織企業認真落實各項要求,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行業自律,協助開展《規范條件》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