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儲將對市場有什么影響
5月或是棉花市場的一個拐點。當下,行業人士尤為關注拋儲棉能否緩解優質棉花資源的進展局面?原材料偏少的紗廠是否選擇入市采購?棉花種植面積下滑、天氣演變等情況會不會支撐棉花期貨遠月合約?這些博弈點雖然都能看到,但是對這些博弈點帶來的影響及判斷產生的分歧,最終反映到期貨上是看多還是看空呢?
2015/2016年度國家儲備棉輪出于5月3日啟動,根據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國家儲備棉輪換有關安排的公告》(2016年第9號)內對儲備棉輪出銷售底價計算方式,本周(5月3日—5月6日)儲備棉輪出標準級銷售底價為12021元/噸;實際競拍價格以公檢結果和質量差價表為計算依據,以競賣掛牌價格為準。
從調研數據來看,今年紡織企業的開機率和2014年持平,好于2015年,這說明紡織企業在不斷恢復。這種情況下,如果市場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的話,對產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棉花去庫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真正要有效去庫存國家制定了一個5年計劃,平均每年去庫存200萬噸,通過這種節奏去庫存就可以看出中國棉花未來的可能性,“第一是儲備棉的進口配額還是不能增發;第二是棉花價格要跟國際接軌,要跟整個進口紡織紗去進行競爭,所以整體的價位不會很高,至少不能超出國際市場很高;第三是市場上實際的產業需要導致棉花價格要有一個回歸。”中國棉花信息網總經理梅詠告訴記者。
梅詠認為,波瀾壯闊的行情是不可能長久持續存在的。如果細節上有一些變化,比如儲備棉的質量較差,確實不能很好地彌補市場需求的時候,市場可能是另外一種情況。因此,從期現貨市場來看,未來的棉花市場是繁華過后趨于平靜。
5月3日,國家進行第一次棉花拋儲,計劃出售儲備棉3.03萬噸,其中國產棉8266噸,進口棉2.21萬噸,拍賣底價為12021元/噸。實際交易較為火爆,第一節銷售資源實際成交1.4萬噸,進口棉全部成交,最高成交價為13820元/噸(澳棉),最低成交價為9730元/噸,成交價普遍高于起拍價。
“拋儲成交的活躍說明市場有一定需求,在拋儲開始階段,棉花市場價格不排除仍有走高的可能,但隨著拋儲的進行,棉花供給逐步增加,市場需求會得到滿足,后期棉價上升空間終受約束,逢高仍可進行偏空的操作。”上述受訪人士說。不過,卓創資訊棉花分析師張彥杰則認為,鄭棉調整的行情尚未結束,后市仍以看多思路為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