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快速發展引發市場擔憂壓制棉價
因多國確診病例攀升,全球疫情升級,昨晚夜盤美棉重挫超過4%至逾四個月低點,今日鄭棉開盤低開后有反彈但隨后回落并于下午開盤不久后跌停,究其原因主要是海外疫情快速擴散引發了市場對全球經濟的擔憂,對棉花需求的擔憂,受情緒影響棉花價格大幅下跌。
對于棉花來說,其產業鏈終端紡織品服裝消費主要可以分成內需與外貿兩塊,其中2019年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為13516.60億元,而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2715.67億美元,所以出口比重相對較大。由于國內疫情影響,1月下旬開始到2月中旬,紡織品服裝線下銷售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線上也因物流原因有一定程度的受阻,生產端普遍延后開工,盡管目前國內疫情向好,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生產保訂單,但是因為部分需求的具有季節性屬于不可逆,且未來一定程度的防疫措施可能還會繼續,所以大致預估疫情可能會造成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棉花消費影響。而現下外海疫情的升級無疑進一步加大了疫情對棉花需求的影響,像目前疫情比較嚴重的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家都是國內紡織品服裝出口的主要國家,其中近兩年對歐盟出口大致占比18%左右、對日本大致占比8%左右,對韓國大致占比3%左右,所以全球的疫情升級,疫情防控措施實施或者是全球經濟承壓都會對我們紡織品服裝出口造成影響,也會對全球的棉花需求造成影響。
因此,來看棉花供需情況,就棉花信息網最新預測2019/2020年度中國棉花產量563萬噸,消費800萬噸,進口170萬噸,故缺口在67萬噸,但就目前的疫情情況來看,消費可能將進一步調減,這也就意味著供需調整時間被進一步拉長,棉花供給對市場的壓力時間將延長。同樣對于全球來說,美國農業部最新預測2020/2021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可能因為植棉面積下降而下降2.3%到2580萬噸,而消費則將會出現反彈到2634萬噸,所以期末庫存預計將下降至1729萬噸,但就目前的疫情來看的話,其中需求是否會出現反彈是存疑,也就是說全球棉花供需可能將不如預期的樂觀。不過接下來北半球即將進入棉花種植期,棉價低位運行很可能影響到棉農的種植積極性,從而調整供需結構。
因此,就線現下棉價的下跌還是情緒反應,最終還是要看疫情的發展態勢對棉花需求造成的影響程度。盡管目前全球疫情升級,但因為有中國的經驗在前,且人們對病毒的認識性也在提升,如果各國及時采取合適的防控措施,預計疫情仍是相對可控的,造成的影響會相對較小。此外,由于國內需求是在逐步恢復的,庫存在不斷消耗,輪入也在持續進行,再加上即將到來的新棉種植生長季可能存在的供給上的炒作因素,所以預計短期棉花可能繼續偏弱調整,長期仍有一定的上升可能。因此,前期的5―9反套可繼續持有,目前CF2005為12180、CF2009為12625,5―9價差為-445,而理論持倉成本為560左右,5―9價差可能進一步擴大。關注全球疫情發展態勢、下游需求恢復情況及接下來的新棉播種生長情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