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比黃金貴:如何看待當前市場冷清局面?
近期,河北、天津、山東等地市場一大怪現象:棉紡產業鏈復工復產已接近100%,為何市場購銷仍然難以啟動?
3月18日,河北高陽一位貿易商透露,近期,本地紡織廠原料庫存僅能夠維持5-7天,而且棉花價格已經跌到了谷底,卻很少有企業趁低價拿貨。所以,一邊是棉花白菜價賣不動,一邊卻是紡織廠庫存歷史低位而無意拿貨。
如此尷尬情況,近年僅見。分析原因:
1、紡織企業年前訂單已消耗殆盡,年后新單極為稀缺。2月10日紡織企業陸續復工之后,紗線、坯布都迎來了一個“小陽春”。但僅僅維持了20天左右,進入3月份市場即明顯降溫。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各廠復工延遲;復工之后要加快進度趕制年前訂單,由此形成了一個購銷的小高潮。
同樣是疫情原因,年前訂單消耗殆盡之后,新訂單卻寥寥無幾,不少紡織廠陷入“剛復工即停產”的尷尬境地。
因此,拿不到新訂單的企業也就無力、無意采購原料了。
2、今年棉花“底”到底在哪里。3月9日以來,鄭棉兩次跌停,目前已在12000元/噸以下的低位區間。2019年,中美貿易戰時,美棉在60美分,鄭棉在12000元/噸一線經受住了考驗。
以成本而論,新疆機采棉的成本在12200-12500元/噸一線。也就是說,鄭棉跌到12000元/噸就已經跌破了成本。跌到地板,下面是不是還是地下室?地下室之下還有多少層?
目前,疫情在中國已得到有效控制,卻在全球大流行。美股三次熔斷,原油跌至30美元/桶,棉花會不會繼續跌破11000元/噸甚至10000元/噸?這個問題我們根本無法預見,很多的紡織廠面對如此“兇狠”地下跌態勢,退避三舍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3、從需求來看,今年或將大幅調低。棉花及棉紡織品、服裝的需求具有很大彈性,目前來看,今年的“金三銀四”或已成鏡花水月。在下半年,如果疫情得以好轉,需求屆時才能復蘇。
但是,由于日韓、意大利、法國、英國及美國疫情大流行,封城、封國等措施全力防控,此前給予希望的外銷訂單,如今早已成了一場竹籃打水。按照悲觀者的預期,國外疫情很可能會延續到下半年,那么美歐、日韓的消費量將會再打上幾個折扣。
不少市場人士預期今年疫情或影響約260萬噸的消費量。消費量大幅調低之下,勢必引發產業鏈的一場更大規模的大洗牌、大淘汰。
這個背景之下,很多自感實力不佳的企業寧愿“坐在橋頭看水流”了。
4、紗線、坯布的大調整已經悄然展開。據部分紡織廠、織造廠介紹,近期紗線價格普降300-400元/噸,個別跌幅更大,不僅將2月份的漲幅追平,個別已經超跌100-200元/噸。比如,普梳紗21S、32S報價分別為19000元/噸、20000元/噸,相比前一周跌近400元/噸。而坯布大多跌0.1-0.2元/米,個別跌幅更大。
一位貿易商透露,2月份紡真絲、亞春紡等迎來購銷兩旺局面,但近期市場明顯冷卻下來,尤其不少訂單被取消或削減,市場的價格戰此起彼伏。
綜上所述,在這樣一個信心缺失的市場環境之下,市場購銷冷清是很好理解的。信心比黃金還貴,目前關鍵是還是大家要重建信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迎來市場的真正復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