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制服圈的惡臭,從PUA中國少女開始
JK制服火出圈,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了。 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以“溫柔一刀”命名的JK制服,20分鐘賣出30萬件,緊接著,號稱“格子大戶”的某雨傘品牌無辜被cue,不少女孩表示被雨傘的格紋種草了,求品牌上線格子裙。
品牌方也大方回應,稱有可能研發,消息一放出,觸動了JK圈最敏感的神經,一時間,JK制服圈里“一裙難求”的瓜,也被挖了個底朝天。
JK制服火出圈,是偶然中的必然
JK兩個字母是日文漢字羅馬音"Jyoshi Koukousei"的簡寫,意為女高中生,JK制服,就是日本女高中生的制服。 荒誕的是,火在國內的JK制服,跟日本女高中生校服聯系卻沒那么緊密,充其量,只是國人臆想中的“日本女高中生校服”。 在日本,特定的場合穿合適的衣服,是一種約定俗成。 JK制服對于他們來說,是,且只是,女高中生上學的時候穿的校服。 沒有人愿意穿著校服去逛街。
和JK制服并稱“破產三姐妹”的洛麗塔服和漢服,也火過一段時間,但苦于只是在小圈子里火。 畢竟,洛麗塔服,動輒數萬,造價過于高昂;漢服穿出門,吸引太多目光。 JK制服就不同了,價格容易接受,適合日常穿著。
最重要的,還是制服自帶光環的屬性,什么人穿上,都能形成一股天然的氣質。而再加上“女高中生”這一層濾鏡,那就和清純、軟萌、歲月靜好這一系列美好的詞匯掛實了勾。 而且,你有沒有發現? 在國內,每一條JK裙都擁有自己的名字。“溫柔一刀”“山吹”“樹莓紅茶”“森林來信”……
不明覺厲的命名規則,穩穩地猜中了“等風來也等你”的JK女孩們的心思。
JK制服到了中國,“女高中生的校服”演變為一種穿衣風格,饒有趣味。仔細想想,在中國,時尚這件事跟青少年,還真沒有太大關系。 我們討論成年人世界的時尚,討論兒童世界的時尚,而青少年,似乎只應該是清一色的校服,頗顯無聊。 時尚和審美,在青少年這個環節,出現了斷層。
“未來可期”的JK女孩,被無情PUA
穿JK制服的女孩,始于對ACG二次元世界的熱愛;而ACG二次元的世界,早已經不是我們認知中“小眾”圈子了。 兩年前,主打ACG二次元內容輸出的B站,在納斯達克風光上市,我們才終于意識到,原來這個“小眾”圈子的能量這么大。
而這段時間爆火的JK制服,似乎是小眾圈子能量的爆發,是對青少年時尚斷層的反抗。
本來嘛,一種時尚潮流的興起,是一件好事。 但是,圈子里的風氣,逐漸被一小部分人帶壞了。 一個大家都知道并且接受的事實,就是買家和賣家之間不平等的交易模式,迷惑操作一波接一波。 有幾個關鍵詞了解一下。
畫餅:顛覆了傳統的買賣模式,賣家在沒有實物的情況下,只是拋出一張格紋圖案,便開始叫賣,可謂空手套白狼。 收取意向金:收取衣服全款作為定金,而什么時候能夠收到貨?賣家說要等,這一等,少則個把月,多則半年。具體是多久?咱也不敢問。你能等多久,就代表你的誠意有多深。
翻車自理:大部分的JK服一旦售出,就沒有售后這回事了。拿到手以后對品質不滿意?不好意思,自行閑魚。 饑餓營銷:尾款日期到了,貨卻不一次放出,而是找各種理由慢慢放,同時還有大量黃牛,以及“我就曬給你看,我不出”的人群,故意放大女孩們的焦渴。
利用少女的“傻”,心是真的壞。 然而,JK女孩們真的傻嗎? 不見得。 對于套路的視而不見,甘心被虐,他們缺的不是毒辣的眼睛,更不是智商,而是他們對外界形成天然的信賴,難以摧毀。 哪怕明明知道愛錯了,卻還是難以自拔。越狂熱,就越容易被PUA。
圈子里最大的爭議,不外乎JK小警察的“出警”。 ①“你穿的是山的。” (山=山寨)
然而事實上,山不山寨,難以定義。 條紋、格子、碎花這種構造類型的印花并不能受到法律保護,既然如此,又何來原創山寨之分? ②“穿衣自由”的雙重標準 在JK制服流行初期,也有不和諧的聲音。“制服誘惑”那一套說辭就是用來詆毀穿JK制服的女孩。 JK女孩不樂意了,喊著“穿衣自由”的口號,穿上了心愛的小裙子。 然而,在JK制服火了以后,同樣喊著“穿衣自由”口號的女孩們,不讓“制服誘惑”的工作者穿JK制服,稱之玷污了JK制服。 這樣的言論,難以服眾。 那一小部分被PUA的JK女孩,已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中國青少年注定要與時尚無緣?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讓JK女孩兒們死守堅持的,是什么? 是在逐漸成為JK女孩的過程中,互相建立起來的認同感和優越感。 對于大部JK女孩來說,成為圈子的一部分,已經不僅僅是“愛美”這么簡單了。
渴望被認同,渴望變優秀,所以內心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秩序,不能被輕易地摧毀,所以擁護圈內的“規則”,也變成了一場自發的行為。 可惜就可惜在,不管是甘心被虐,還是自愿出警,只是單純癡迷于某種穿衣風格的一腔熱血,毀于另一群人的別有用心,而這,也已經成為青少年追求時尚的絆腳石。
學院風成為選秀節目的標配 中國的時尚界,給青少年的選擇幾乎為零。
在家長的眼中,青少年被強調要以學業為重,不能“沒有一點學生樣”,作為過來人,愛美的瓶子也經歷過那個壓抑的年代,也曾經改校服,在發型上和校規“勾心斗角”,甚至那時候“殺馬特”也引起過軒然大波。
但隨著青春遠去,所謂的“情懷”和“反叛”,都成了笑談。
漢服,洛麗塔服,青少年一次次的反叛最后寂寂無聲。這次JK制服的爆火,大有新一代青少年審美要反攻主流之勢,這是小圈子文化的一次成功逆襲。
實屬不易。
怕就怕在,這一波“后浪”,到最后只能被拍成飄在海上的垃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