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多頭能否守住12000元/噸?
目前,鄭棉、棉花現貨、儲備棉輪出成交價形成“共振”上漲的局面,一些棉花加工企業、貿易商甚至出現了惜售、不報價的現象,棉企看漲追漲的情緒被不斷激發、調動起來。
至于這輪鄭棉反彈的原因,業內看法大概可以歸納如下:一是儲備棉輪出設11500元/噸“熔斷”保底價,且高于近月合約CF2007的盤面價格,期現“倒掛”突出;二是央行“不對稱”降息,貨幣政策繼續寬松,引發股市、商品期貨市場的集體上漲;三是6月份以來北疆棉區持續高溫少雨,旱情加重(兵團部分師市遭遇十年來最嚴重旱災),給了炒作資金入市拉高的條件;四是6月份經濟數據公布,我國經濟不存在通脹或通縮風險。棉紡織、服裝業復工復產仍有提速、恢復空間;五是新冠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北京連續幾日零增長,張文宏教授判斷“中國的疫情已經結束”。
那么鄭棉主力短期能否守住12000元/噸并上攻12500元/噸以上點位呢?筆者認為與A股的“牛市”不同,資本市場雖然嗅覺靈敏,短線在與產業的博弈中占據上風,但隨著股市、大宗商品期貨、資管調控“風向”轉變,炒作力量有減弱可能。因此鄭棉主力守住12000元/噸困難不小。原因如下:
其一、隨著儲備棉輪出成交價的持續上漲,與期貨近月合約、疆內庫棉花現貨價格持平甚至“倒掛”,棉紡織企業的承受、消化能力下降,7月中下旬參與競拍、拿貨的積極性逐漸減弱,日輪出成交率或將逐漸下降;其二、7至8月份是棉紡織、服裝產業的淡季,訂單“青黃不接”,終端對棉價的支撐很有限;其三、隨著疆內農民積極應對、全力抗旱抗災及部分主產棉區迎來降雨,資金炒作的機會減小;其四、截至7月8日鄭棉倉單20365張,有效預報1895張,二者合計折棉花約94.6萬噸,在距新棉上市僅約兩個半月有情況下,如此大量倉單如何處理?其五、臨近美國大選,中美、中印、中歐等貿易、政治關系都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未來支撐棉價因素有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