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亦經歷著變革與洗牌
TOPSHOP撤天貓店、New Look中國全面閉店……伴隨著一片“狼藉”,快時尚度過動蕩的2018年。這一年,“活下去”成為眾多行業的年度關鍵詞,快時尚亦經歷著變革與洗牌。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包括H&M、ZARA、UNIQLO優衣庫、MJstyle、MUJI無印良品、NEW LOOK、UR、C&A、Forever 21、GAP在內的十大快時尚品牌在內地總共新增264家門店(不含升級重開門店),同比過去兩年大幅減少!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十大快時尚品牌2016年、2017年在內地分別新增415家、473家門店,新店增速從2017年上漲14%,變為2018年銳減44%。
去年,多數品牌都“慢下來”了。國際快時尚三大巨頭,除了優衣庫保持“高歌猛進”,ZARA、H&M已走上“下坡路”;以往瘋狂擴張的國貨品牌MJstyle按下剎車鍵;NEW LOOK、Forever 21逐漸“淘汰”出局……
擴張放緩,但“折騰”永不止步。2018年,快時尚品牌大膽創新,紛紛跨界推出“新物種”、迭代新店型,試圖保持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競爭力……
優衣庫逆勢上揚,五大品牌擴張放緩明顯
2018年開店前三甲為優衣庫、MJstyle、UR。優衣庫“一騎絕塵”,新開90家門店,比第二名MJstyle的41家多出一倍;MJstyle、UR兩個本土快時尚新店數量相當,分別為41家、39家。
無印良品、H&M緊隨其后,分別新增34家、30家門店;GAP新增15家,ZARA、C&A、NEW LOOK新增門店均為個位數,分別為8家、4家、3家。此外,Forever 21在過去一年暫未監測到拓展動態。
從過去三年的拓展情況來看,優衣庫保持上揚之勢,新店增速從2017年的7%上漲至17%;GAP經過一年“修整”,2018年新店數量上漲87%至15家。除此之外,其余品牌拓展速度均呈不同程度的放緩之勢。
其中,UR、無印良品相較穩定。UR在2016年-2018年分別拓店37家、44家、39家,浮動較小;無印良品過去兩年均新增34家門店,同比2016年的41家減少17%。
剩余五個品牌放緩明顯。由上圖可知,H&M、ZARA、Forever 21新店連年下跌,MJstyle、NEW LOOK則在2017年擴張“小高潮”后大幅減速。
華東領銜,“五區鼎立”
從區域分布來看,2018年十大快時尚品牌內地新店仍由華東區領銜,除了東北僅有8家門店之外,其余區域新店數量相當,呈現“五區鼎立”之勢。
華東區是快時尚長久以來爭奪的市場,過去一年九個品牌落戶,總共新增107家門店,主要分布在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其中,優衣庫有37家,已超其他任何一個區域的新店總和;無印良品20家,占該品牌一年新店總數的59%;MJstyle、UR各自新開了15家;一年共開8家門店的ZARA,有5家位于華東區……
華北、華南的快時尚新店均在30家以上。華北區36家,主要集中在北京、山西等地,新增優衣庫16家,H&M 7家,無印良品、MJstyle、UR各4家,五洲國際廣場、石家莊萬象城等是多個品牌共同進駐的購物中心。
華南區則新增33家門店,有29家位于廣東省。深圳是該區域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共14家新店,其中,布吉萬象匯、深業上城兩個新開業的購物中心引進五個品牌開設了7家門店,包括H&M、優衣庫、UR、MUJI、GAP。值得一提的是,GAP華南區的5家新店均落戶深圳。
華中、西北、西南分別新增30家、28家、22家快時尚門店。華中區新店主要位于河南、湖南,各12家,長沙占10家。西北區新店聚集在陜西、新疆,西安和烏魯木齊憑借著多個新開業購物中心,吸引了六個品牌共15家門店。西南區則主要依靠重慶、成都,引進了七家品牌新店。
從城市分布來看,2018年,一二線城市是快時尚品牌爭奪的重點市場,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仍有較大的擴張空間。
一線城市快時尚新店60家,約占23%,上海25家、深圳14家、北京13家、廣州8家。上海新店數量第一,主要得益于2018年新開業的知名購物中心較多,如LuOne凱德晶萃廣場、LCM置匯旭輝廣場、青浦寶龍廣場、世紀匯廣場各引進3家快時尚品牌,長風大悅城、靜安大融城各引進2家。
二線城市新店112家,約占42%,其中,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共88家。在城市分布top10中,杭州以15家新店超越深圳,排名僅次于上海,引進了5家無印良品、4家優衣庫,以及H&M、ZARA、UR、MJstyle、GAP各一家,入駐杭州大悅城、臨平銀泰城等購物中心。其余上榜的城市包括,西安、長沙、重慶各10家,南京、廈門各8家。
三線及以下城市新增了93家門店,約占35%。其中,烏魯木齊以5家領銜,主要入駐高新區、德匯兩個萬達廣場、MM2購物中心等;揚州4家,3家入駐京華城Living Mall。接著是臨汾、南陽、商丘、長治各3家,寶雞、常州、吉林、開封、蘭州、珠海等15個城市各自引進2家。
{page_break}快時尚年度關鍵詞:跨界
細數2018年,快時尚品牌廣泛涉獵新業態,如無印良品新開兩家MUJI HOTEL;ZARA發布首款唇膏系列Zara Ultimate,僅在網店發售,正式進軍彩妝市場;H&M聯合Moschino試水寵物服裝……這種趨勢也將延伸至2019年,C&A宣布今年將布局婚紗市場,產品定位瞄準中端市場;MJstyle母公司筧尚計劃進軍全新的寵物領域,提供涵蓋寵物活體銷售、寵物用品、寵物食品、保健品、 藥品、美容、寄養、醫療、訓練等方面的產品……
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快時尚面臨著諸多挑戰,跨界增設新的業務板塊無疑能夠分散風險,同時,也能幫助品牌盡可能地尋找并培養新的業績增長點。
重點品牌解析
一路高歌猛進的優衣庫
優衣庫于2002年正式入華,截至2018年底,中國內地門店已突破660家,相當于每年新開超過40家門店!這對于一個外來品牌來說實屬不易。
2018年,優衣庫迎來三年時間里的拓店高潮,新開90家門店,并在門店內推出了融合線上線下、打通實體與虛擬的“數字體驗館”,推動全渠道布局。此外,憑借著去年與多個知名“IP”形象推出的聯名系列T恤,如《周刊少年 Jump》50周年系列、KAWS《芝麻街》、暴雪、漫威、哆啦A夢等,優衣庫大大提升了曝光度,收獲火爆的人氣,最終還直接推動了中國市場業績的增長。
據迅銷集團最新財報顯示,在截至2018年11月30日的三個月內,優衣庫在中國內地的業績表現最為顯著,收入和利潤均錄得雙位數增長。在2018年全球富豪漲跌榜中,優衣庫老板柳井正年財富增加59億美元,排行第四。
收縮調整的MJstyle
相比2016年、2017年的快速擴張,去年的MJstyle大幅減速,這與競爭激烈且復雜多變的快時尚市場大環境有關,亦受品牌自身調整發展的影響。
過去一年,子品牌topfeeling發展迅猛,內地開店61家(不含升級重開門店),反超MJstyle。值得一提的是,加盟店42家,約占69%。在MJstyle搶占市場的過程中,加盟是重要渠道,在2017年,MJstyle開店數量達到“頂峰”,185家新店中有80多家是加盟店。
“走下神壇”的ZARA
據ZARA母公司Inditex最新業績報告顯示,在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9個月內,集團收入僅錄得較低的個位數增長,上漲3%至184億歐元,去年同期是10%;凈利潤也僅增長4%至24億歐元,去年同期為6%。
在快時尚品牌領域,ZARA一直憑借快速的市場反應占據市場頭部位置。如今不可否認的是,巨頭亦正在遭受業績打擊,“以快取勝”的經驗策略逐漸已經不能支撐長久的高質量增長。
2018年,在中國市場一向“高冷”、“慢熱”的ZARA做了兩件大事。第一,加強營銷,比如啟用吳磊與周冬雨作為大中華區品牌形象大使,押注明星帶貨、粉絲效應。第二,加碼電商,例如在上海開出完全為電商業務設計的中國首家新零售概念店,消費者需要下載APP完成試衣、購物,所有訂單通過電商渠道配送。
現實不容樂觀,未來或許將更加艱難。據時尚機構Thredup發布的最新報告,有25%的女性消費者表示將從2019年開始不再購買快時尚服飾,40%的受訪千禧一代表示會停止購買快時尚品牌產品,年齡在18歲-21歲的Z世代受訪者中有54%決定購買質量更高的產品……
種種跡象表明,年輕消費者的時尚觀念已發生微妙改變。如何持續吸引年輕人,是快時尚品牌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必須思考并解決的重要課題。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